凉山战报|记者探访甘洛县乃托村:一把指甲刀,剪出好习惯
□本报记者侯冲梁现瑞
29岁的吉什布金莫,最近很不能容忍指甲过长。稍微长点,她就拿出挂在钥匙扣上的指甲刀修剪。
这不,12月6日,甘洛县波波乡乃托村村委会前的院坝里,一群人坐在一起晒太阳。刚落座几分钟,吉什布金莫就顺手掏出指甲刀,修剪自己的指甲。
“搬迁之前,这可是‘稀缺品’哦。”吉什布金莫一家人以前住在山上,低矮的土墙四处漏风,泥巴院里总是尘土飞扬。家里脏兮兮的,个人卫生也很少注意,很多人长期不洗脸、不洗澡。
乃托村第一书记王军回忆,他刚驻村工作时,村民卫生习惯确实不好,大到村容村貌,中到村民院落,小到个人卫生都很糟糕。很多屋子垃圾满地,脚都下不去。
村民长期不洗手,不洗脸。“很多人指甲留得老长,里面藏着污垢。”实在太长了,就用缝剪衣服的大剪刀粗略地剪两下了事。
驻村工作队队员黄友骏记得,之前村里娃娃生病拉肚子,家长不把他们送医就诊,而是请毕摩到家里“祛病”。他反复给家长们解释,娃娃拉肚子可能是不讲卫生所致,“指甲里就有很多细菌,要勤剪,注意卫生”。
劝说之外,帮扶干部更多是以身作则。无论是开坝坝会还是入户走访,王军等人经常当着村民的面修剪指甲。久而久之,在帮扶干部的影响下,村民们开始购买指甲刀。乃托村共有66户村民,目前几乎每家都有两三把指甲刀。
修剪指甲的问题解决了,但要培养村民养成讲卫生、爱干净的好习惯,王军等人没少费工夫。刚开始驻村工作时,帮扶干部们每天要到村民家里督促他们洗手洗脸,甚至晚上10点多还“赖”着不走,非要看到村民洗了脚才离开。王军说:“当时我们彼此都挺不好意思的,但时间久了都习惯了。”在黄友骏看来,监督不是问题,示范效果才是最重要的。乃托村村委会楼下有一家新风超市。帮扶干部根据村民平时是否注意个人卫生、居家环境是否整洁等,对其进行评分。村民可根据积分,从新风超市换取洗衣粉、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
有奖励,还有惩罚。去年7月,村里搞了卫生评比,吉马付吉子等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家里环境差,上了“黑榜”。邻居们上台领奖,他悻悻坐在下面,心里不是滋味儿。“里减哦!(彝语:丢人)”扔下这句话,吉马付吉子回了家。从此以后,他每天都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还从县城买来墙纸贴在屋里。终于,在第二次评比中,吉马付吉子等7户贫困户从“黑榜”到了“红榜”。
在乃托村村委会前,有一块展示牌,上面有村里前后对比的图片。曾经稀泥烂浆的路面,变成了水泥路;曾经倾斜破败的房子,变成了小洋楼。展示牌上,看不到村民们之前邋遢的样子,那些不好的习惯早已在指甲刀“咔咔”声中被剪断,扔进历史长河中。
- 标签:
- 编辑:茶博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