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娃漂柬 异国管厂:手机里收藏着“一带一路”文章
他们的“圈子”
我来自南充,你来自遂宁,他老家在广安
我做服装,你搞机械维护,他从事原材料供应
在他乡,有一个词能让我们一起干了杯中酒——四川
两国的“圈子”
据柬埔寨中国纺织协会统计,柬埔寨全国目前纺织服装企业约70%为中资企业
《2018年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显示,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柬埔寨最大外资来源地
今年4月28日,《中柬构建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在北京正式签署
柬埔寨只有两个季节——雨季和旱季。每年雨季结束的11月中旬,当地会过送水节,十分隆重,划龙舟,放一个至少3天的长假。老万和一群四川老乡也趁机聚一下,吃了饭,再去唱歌。老万说,每个大假,他们基本上都有这样一场聚会。
四川渠县人老万2011年来到柬埔寨,更多人比他稍早一些。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中国在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投资迅速增长。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国内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也开始转移到柬埔寨,同时转移过去的,还有大量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
今年4月28日,《中柬构建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在北京正式签署。随着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化,中柬经贸投资合作全面加速,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柬埔寨最大外资来源地,柬埔寨目前的50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约70%为中资企业。老万曾在广东的一家毛织厂做洗烫部主管,这样的履历,在柬埔寨工厂大受欢迎。高薪邀请下,他很轻易就做出了选择。他说,闯荡嘛,总要往前走。
一个乡情之夜 /
四川老乡过柬埔寨节日 今晚,我们都是兄弟
大金欧是柬埔寨干拉省的省府城市,距柬埔寨首都金边只有10公里。
虽然离赤道很近,但夜晚的大金欧还是显得格外凉爽。这座城市有4家中餐馆,5家KTV。老万和朋友们的聚会,没有更多选择。啤酒喝Angkor(吴哥啤酒,柬埔寨最受欢迎的啤酒之一),白酒喝牛栏山,K歌唱的,还是那些老歌。
啤酒用冰埋着,装在一个大箱子里推进来。与国内不同的是,服务员给每个酒杯备了一根吸管,但大家还是习惯端着杯子一饮而尽。
“喝酒,老胡……”有人招呼,他转身举起杯子,大玻璃杯。不是因为过节,大家难得聚到一起。11月10日至12日,柬埔寨送水节,所有工厂至少放假3天。但这样的大假一年只有三四次,平时,每个星期只有一天休息时间。
漫长的雨季过去,又是漫长的旱季。
42岁的胡永洪来自四川南充,他说过去的人生可以准确地分成两半,一半在故乡,一半在漂泊。他来柬埔寨已经10年了,一直在毛织厂上班,此前,他在广东的毛织厂工作。
胡永洪在干拉省的一家毛织厂做包装部主管,每天早上7点上班,下午4点下班,下班后一般会加班两个小时。只有放假,他才会跟几个朋友小聚,喝酒,唱歌,打麻将。
聚会常常选在大金欧,在干拉省或者金边上班的朋友都方便过来。胡永洪说,现在交通条件好了,很多朋友拿了当地驾照,买了车,说到就到。
圈子里大部分是四川老乡,来自南充、遂宁、广安、达州。喝酒,然后夹着酒话,聊老家和孩子,聊柬埔寨,聊“一带一路”,也聊工作近况。
他们在柬埔寨的工厂里担任主管、经理、厂长,拿一千五到两三千美元的月薪。也有人在行业里找准机会,从厂里跳出来,自己投资开厂,做工厂的机械维护,或者是原材料供应。但这个夜晚,大家都是朋友,是老乡,是漂泊在外的兄弟。
一条迁徙之路 /
产业转型升级 他们从广东来到柬埔寨
胡永洪1997年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他去成都一所民办大学读了一年,但没能完成学业。当年,他揣着一个信封和500元钱,在村口坐上了开往深圳的大巴,信封是同学寄过来的,留着一家工厂的地址。但他并没有马上找到工作,好几个夜晚,他不得不在录像厅过夜。他至今记得,1998年的那个夏夜,风雨交加,他瑟瑟发抖地在街边蹲了一宿。
终于,他在一家机械厂找到工作,月薪300多元。一年后,跳槽到一家毛织厂,算是正式进入服装行业,此后从普通工人一直干到部门主管。一晃眼就是10年,他想寻求更好的发展,正好一个朋友从柬埔寨打来电话。这个朋友,半年前去了柬埔寨,并很快在那边站稳脚跟。
比胡永洪晚一年,老万是2011年来的柬埔寨。老万说,刚去柬埔寨,能拿到650美元的工资,按照当时的汇率,相当于人民币4000多元——远胜在广东的收入。在柬埔寨短短几年,他就已经在老家买了房,买了车。他说能存下钱,除了收入有所增加,还因为柬埔寨的工厂往往地处偏僻,没有花钱的地方。
朋友的相互介绍,成为桥梁,连接中国和柬埔寨。很多人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自发地完成了柬埔寨服装业技术人才的输送。老万跟着妻子一起到了柬埔寨,两年后,他又把同样在毛织厂上班的姐姐介绍过去。而介绍老万到柬埔寨的老何,也是在2010年,由朋友介绍过去的。
老万说,是改革开放让他们这群人走出了农村,也是国家的发展,让他们来到了柬埔寨。上世纪90年代,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他们从家乡出发,猛然扎进广东密集的工厂里,一直干到产业转型升级,他们又跟着工厂一起迁徙。
从家乡到广东,再到柬埔寨,17岁就出门打工的老万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他说在哪打工都是一样,不过是远一点。
一个共同话题 /
密切关注媒体报道 手机收藏“一带一路”文章
在柬埔寨从事服装行业的中国人到底有多少?很难有一个准确数字。胡永洪所知的是,有中国人1997年就开始在柬埔寨做服装。如今,在金边附近的中国人,有一半都在从事纺织服装、制鞋行业。
这些人员是流动的,有些干着干着就回国了,或者去了缅甸、越南。
但有人离开,又有人到来,柬埔寨的服装纺织业体量极大,据2017年的数据,柬埔寨的纺织服装、制鞋工厂超过1000家。而据柬埔寨中国纺织协会统计,柬埔寨全国目前共有纺织服装企业500余家,约70%为中资企业。
和朋友聚会的时候,胡永洪总能听到大家讨论“一带一路”,他们密切关注当地华文媒体的相关报道,憧憬以后可以坐火车从国内直达柬埔寨。56岁的老何把这些文章单独收藏在手机里,他说“一带一路”建设让柬埔寨和中国合作更加紧密,让在柬的中国人心里倍感踏实。
2016年到2018年,老万回国干了3年,先在北京一个建筑工地承包食堂,又在重庆做了两年消防安装。他说,刚回国的那段时间,感觉自己与国内有些脱节了,人们都在用微信支付,他还在身上揣一叠现金。更重要的是,父亲生病的时候,他在电话上得知消息,又不能及时赶回国内,急得掉眼泪。两个孩子也在国内,如今女儿已经读高中,儿子读小学五年级。有一次儿子跟他说,爸爸,你都没陪着我,我就长大了……
他想回到国内,至少可以有更多时间陪在家人身边。但回来待了两三年,他又觉得还是需要去柬埔寨多赚一点,于是2019年初又跟妻子去了。在柬埔寨,老万没有买社保,他在保险公司买了两份理财产品,每年交1万多元,他说,就当存养老金吧。
未来
回国?留柬?继续往前
这两天,老万又回到国内,在家里休息几天后,再去重庆做一段时间消防安装。他计划年后在老家修一栋两层小楼,材料年前就要买好。他不确定明年还去不去柬埔寨,或者去越南看看,听说那边环境和待遇也不错。
胡永洪估计,柬埔寨的服装行业近几年都会比较平稳,他说,应该还会在柬埔寨再干几年。
新闻背景
■中国连续多年成柬埔寨最大外资来源地
■《中柬构建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签署
东风吹来两国合作“加速度”
一带一路网发布的《2018年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介绍,近年来,柬埔寨对积极参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有着高度共识,中柬经贸投资合作将进入全面加速的发展新阶段。新华网报道,今年4月28日,《中柬构建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在北京正式签署。
《2018年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显示,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柬埔寨最大外资来源地。
越来越多的柬埔寨人开始学习中文,在生产车间,一个担任中文翻译的柬埔寨女孩,就能拿到比工人高一倍的工资。在金边街头,也随处可见中文学校,或是中文招牌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老万说,柬埔寨人性格温和,为人友善,但文化差异还是给中国企业管理人员带来难题。从到柬埔寨开始,老万一直在毛织厂洗烫部做主管,他需要负责两三百名工人的技术指导和工作安排,下面配备的主管助理、小组长都是柬埔寨人。
根据柬埔寨劳工法,每家企业所雇用的外劳不得超过企业职工总数的10%,事实上,在柬的这些纺织服装企业,依然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
柬埔寨四川商会常务副会长蒲飞说,在柬埔寨投资,主要还是看到当地人工成本较低,但这些年过来,柬埔寨的人均工资已经大幅上涨。
老万记得,当时才到柬埔寨的时候,当地人的工资才45美元一个月,如今的产业工人,最低工资已经涨到近200美元一个月,很多金边地区的工厂,工资水平更高。
服装加工业已经成为柬埔寨的支柱产业,柬埔寨《2015~2025工业发展计划》提出,到2025年,服装加工业占GDP的比重由15.5%提高到20%,并将发展纺织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环节列为制造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杨灵 摄影报道
- 标签:
- 编辑:茶博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