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管理中心项目启动,为CKD患者提供“肾病管家”
中国慢性肾脏病(CKD)发病率约为10.8%,患病总人数高达1.2亿,这也意味着10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这一疾病。然而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不足13%,庞大的患病人群在疾病后期才被诊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12月4日,由多位肾内科临床专家牵头,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病防治分会发起,中国慢病管理平台医联、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参与的慢性肾脏病管理中心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提高依从性,有效延缓进展、延迟透析、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慢性肾脏病被严重低估
CKD是对影响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各类肾脏疾病的总称,肾脏损伤往往难以逆转,最终进展到终末期肾病阶段,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主任付平教授指出,慢性肾脏病是一个被低估的疾病,发病率持续走高,跟疾病谱发生改变,糖尿病、高血压等发病率快速上升密切有关。“最近在临床上就遇到一名大四的医学生,患有高血压却没去管控,两年后发现已经是尿毒症。”付平教授指出,中国近一半人患有代谢综合征,这是非常危险的,需要科学引导健康生活方式,从饮食等多方面加以控制。
慢性肾脏病疾病进展到最后,患者不得不通过透析来维持生命。付平教授指出,中国透析患者每年以15%~20%的速度在上升。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近80万透析的患者,对家庭、社会都是极大的负担。
探索CKD患者互联网管理模式
慢性肾脏病通过危险因素管控,可以有效延缓发病,提高生活质量。但事实上这一庞大的群体基本处于“无人管”的现状。
数据显示,中国目前仅有63家慢性肾脏病管理中心,按照全国773家三甲医院计算,这一比例只有8.2%,以全国3.2万家医院来计算,比例更是低到0.2%。
医院之间甚至院内“信息孤岛”难以打破、缺少相关支付政策的支持等障碍的存在,成为医院开展慢性肾脏病长期管理的瓶颈。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病防治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除药物治疗外,对CKD患者规律随访并进行有效综合管理能延缓疾病进展速度。然而,研究表明仅有约1/3的CKD患者能进行规律随访,CKD患者和专科医生平均每年接触时间不到1个小时。每位CKD患者都亟需一名专业的‘肾病管家’,为其提供连续、完整的全病程管理服务。”
互联网医疗正在积极探索院外慢病管理的路径。陈孟华教授介绍,慢性肾脏病管理中心项目计划建设30家医院,摸索CKD患者互联网管理模式,通过提高筛查率、提高诊断率、提高随访率来解决目前CKD诊疗流程中的痛点,参与制定CKD标准化诊疗及管理体系。
医联副总裁刘春梅表示:“相比其他很多疾病,CKD患者更需要坚持长期治疗和规范的疾病管理。医联基于临床指南和相关循证医学证据,构建起以专科医生、医助、健康管理师为基础的团队管理模式,可为患者提供完善的院外及院后的慢病管理服务,让每位患者在医联平台坚持规范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或好转。”
- 标签:金科宽庭
- 编辑:茶博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