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庄”歌剧节:享乐是一件严肃的事
“你可以想象这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生活。”
“农庄”歌剧节
享乐是一件严肃的事
文、图/张璐诗
发于2019.7.15总第907期《中国新闻周刊》
在汉普郡,有一个以哥特式大教堂与亚瑟王圆桌闻名的英格兰古都温彻斯特;在温彻斯特7英里外的绿野河畔,有一幢希腊神庙似的文物保护级大房子——若不是这次受邀来看新办起来的“农庄音乐节”,我恐怕很难发现这座16世纪下半叶建造的乡村大宅“农庄”(The Grange)。
跟英格兰数不清的乡宅一样,“农庄”的历史尊贵而传奇,却又命运多舛。歌剧节开办后的第一年,曾上演了一部以简·奥斯汀小说《曼菲尔斯公园》为蓝本创作的新歌剧。生卒都在汉普郡的简·奥斯汀,去世后就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里。
从温彻斯特驱车15分钟到达“农庄”。眼前这幢希腊复兴风格的五层砖楼的多利安门廊下,抹着浓妆一身盛装的中年女士手捧一叠厚厚的节目册在等候,一旁戴领结的老绅士告知:“一本20英镑。”
四面通风的廊道里风很大。一侧门里,一群年轻的侍应生忙进忙出,将一瓶瓶浸在冰桶里的英格兰产带气葡萄酒摆上廊道内的小圆桌上。
草坪上呈半圆形地放置了多顶白色大帐篷,外面标记着“茶室”“咖啡厅”等字样。草坪未经修葺,野草疯长,河畔野鸭成群。
观众陆续到达,男士清一色黑西装领带,女士们华服斗艳。等开场时,可以在600英亩的河畔大花园里游逛,也可以在花荫下坐下来喝一杯,或遵循社交密码围成小圈子高谈阔论,或双双对对一边亲密对饮,一边看河对岸草坡上的牛群。
三年前,英国著名假声男高音歌唱家迈克尔·强斯挑起了办歌剧节的大梁。喝咖啡聊天时,他提起了从前到德国莱比锡布商大厦音乐厅演出,对台上镌刻的一句拉丁文古罗马哲言格外印象深刻:“享乐是一件严肃的事。”我在“农庄”歌剧节内外体验与观察到的情景,都令人感觉是对这句话的一种诠释。
与城市里的剧场体验相比,来“农庄”的路有点曲折。不妨将它看成一种仪式,好比古时人们做一件重要的事情之前,先要焚香、沐浴、更衣。“你可以想象这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生活,人们从很远的地方旅行到德尔菲、奥林匹亚或厄庇道鲁斯去看一场戏剧。这个行为里还包含了政治性、宗教性。人们庆祝音乐、戏剧、生活,彼此之间也竞相媲美。”迈克尔打了一个比方。
闲下时翻书才知道,“农庄”初建于400年前,由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的御用建筑师设计建造,最初是法兰西建筑风格。一晃到了18世纪,已是数易其手的乡绅豪宅,变成了当时英格兰摄政王乔治的狩猎落脚处,周围的600英亩绿林也成了鹿园。
到了19世纪初,当时的主人家突发奇想,请来了威廉·威金斯,也就是后来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建筑师,将房子改建成为气势恢宏的“希腊神庙”。最明显的是门前巨大的多利安门廊,直接仿效了雅典的提塞翁古市场。就像一部歌剧情节似的,在这个“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原主人忽然感到“没意思”,未几便把房子卖给了亚历山大·巴林家族,也就是今日“农庄”的主人家。这个家族因建起了英格兰历史最悠久的巴林银行而闻名。
过了一段时间,“农庄”再度迎来建筑界的未来巨匠——后来大英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师罗伯特·斯默克,在西侧加建了一层。又过了几年,西南侧拔地而起一座爱奥尼柱神庙风格的橘园。原本用来种植花果的房子在15年前改建成了一个中型歌剧厅,一直沿用至今。
中场休息时,在歌剧院旁的大房子里享用丰盛的晚餐。虽然早知道迈克尔有一位中国嫂子,但看见他身穿唐装走过来,还是惊讶了一下。他笑着答:“男士也要当一回孔雀的!”席间,又见走过一个歌剧节的管理者,上衣同样是唐装,只是颜色不同。在整体尊崇古希腊文化的西方歌剧节上目睹此状,实在令人称奇。
歌剧节主席查尔斯·夏鼎基上台祝酒时,我才知道他的父亲曾任香港布政司(回归后改名为政务司司长)。从小视香港为家的他,因此在英格兰乡间很不按常理出牌地要求歌剧节管理层男士都穿上唐装。查尔斯本人是英格兰一位德高望重的法官,也是前一个歌剧节的支持者。想来巴林家族邀请他来担任主席,很聪明呢。
查尔斯提起了前一天刚好是诺曼底登陆75年纪念。当年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在出发去朴次茅斯前夕,曾并肩站在“农庄”的画廊里,也就是我们此时所在。
迈克尔提醒我们,开幕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可不光是表面上看起来的喜剧、闹剧,当年此剧在巴黎首演时正值法国大革命前夕,剧中贵族老爷与聪明仆人之间的戏剧冲突对彼时封建贵族的讥讽犹如当头棒喝,当时的奥地利皇帝甚至意欲禁止该剧上演。
时移世易,但此刻酒酣时想象这一切都是“严肃的享乐”,也未必不能说服自己。
《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第25期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 标签:
- 编辑:茶博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