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叶新闻  茶叶资讯

央行出手进一步加强存款管理,“周期付息”等创新产品将退出市场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2-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为加强存款管理、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8日央行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要求,督促整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并将地方法人银行吸收异地存款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

业内人士分析称,在一系列加强存款管理的动作下,银行成本上行压力有缓解,但在信用扩张放缓的大背景下,银行间分化加大,银行量的压力大于价的压力。

2月8日晚,央行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在专栏《加强存款管理 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中要求,金融机构要严格执行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规定,整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

2019 年以前,部分金融机构为吸收存款,发行了活期存款靠档计息、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和周期付息等所谓“创新”产品。这些产品的实际利率水平明显超出同期限存款利率,且违反了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按活期计息、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等规定。即,周期付息等所谓“创新产品”其实是“违规产品”。

为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2019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加强存款自律管理,督促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有序整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

2020年12月14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同步发布公告,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个人大额存单、(定期)存款产品,对于提前支取的计息方式由“靠档计息”调整为按照支取日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意味着“靠档计息”定存产品“违规创新”基本退出。

截至2020年末,活期存款靠档计息产品余额为1.2万亿元,较整改前压降5.5万亿元,压降比例超过81%。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产品已顺利实现余额清零目标,共压降15.4万亿元。

结构性存款收益一般包括保底收益和挂钩衍生品产生的收益两部分,其中保底收益率与一般存款的利率性质相同。但部分金融机构为吸引客户,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设定较高,一定程度破坏了存款市场竞争秩序。

为引导结构性存款规范有序发展,2019年12月,央行组织利率自律机制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范围,督促银行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同时,银保监会也采取措施,督促银行有序发展结构性存款业务。

2020年12月,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为 1.25%,同期下降1.18 个百分点。同时,结构性存款的整体预期收益率和兑付收益率也快速下行,2020年12月分别为3.09%和3.03%,同期下降0.5个和0.54个百分点。2020 年末结构性存款余额为 6.3 万亿元,较 2020 年 4 月的最高点 10.7 万亿元减少 4.4 万亿元。

除了整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督促银行有序发展结构性存款业务,央行还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对异地存款的管理。

异地存款是指地方法人银行通过在没有设立实体网点的地市开立的账户吸收的存款,既包括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也包括通过自身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吸收的存款。

“近两年,部分地方法人银行通过吸收异地存款实现快速扩张,偏离了服务本地的定位。由于异地存款稳定性较差,积累的流动性风险易快速传染,不利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金融体系稳定。”央行表示。

为引导地方法人银行更好地服务本地,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央行将于2021年第一季度起,将地方法人银行吸收异地存款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禁止其通过各种渠道开办异地存款,已发生的存量存款自然到期结清。

“无实体经营网点,业务在线上开展的银行除外,但此类银行展业范围不受空间限制,实质上已成为全国范围内经营的银行,所以存款利率自律要求参考国有银行执行。”央行解释道。

中泰证券分析认为:“监管加强存款管理,包括督促整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加强对异地存款管理等,在这一系列动作下,银行成本上行压力有缓解,但在信用扩张放缓的大背景下,银行间分化加大,银行量的压力大于价的压力。”

下一步,央行表示将继续发挥利率自律机制的作用,加强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结构性存款、异地存款的管理,防止非理性竞争,维护存款市场有序竞争,保持银行负债端成本稳定,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创造良好环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