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叶新闻  行业动态

德军梦魇“喀秋莎”,10秒内一次性发射16枚火箭弹,齐射场面震撼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0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诞生于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BM-13式火箭炮,也被称为“喀秋莎”,是二战时期最负盛名的一款多管火箭炮。10秒内可以一次性发射16枚132毫米火箭弹的“喀秋莎”不仅火力强大,而且机动性强,并且延续了苏式装备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传统,因此可以大规模列装。特别是上千门“喀秋莎”齐射的火力覆盖,足以摧毁任何有生力量甚至装甲集群。作为全球第一款自行火箭炮,“喀秋莎”成为了苏德战争时期德军的梦魇。

首先来说,直到“喀秋莎”在二战期间大放异彩,这款大威力火箭炮依然保持着神秘色彩。负责研发它的苏联年轻火箭专家科罗廖夫曾经被流放西伯利亚,直到卫国战争爆发后才在苏军某野种监狱工厂进行军用火箭研究,也让BM-13式“喀秋莎”火箭炮始终成为苏军的“秘密项目”。不仅如此,就在“喀秋莎”刚诞生后不久,很多苏军高层并不重视它。不过,当“喀秋莎”在实弹测试中展示出恐怖输出能力后,所有人都震惊了。时任苏联国防部长的季莫申科就立刻质询苏联兵工署的管理人员,为何拖了这么久才告诉他有这么强大的一款武器存在。到了1941年德军全面入侵苏联前夕,斯大林大笔一挥,正式宣布“喀秋莎”进入量产列装阶段。

从设计风格来件,“喀秋莎”重为42.5公斤,炮弹初速为70米/秒.最大射程可达8800米。需要注意的是,“喀秋莎”和此前常见的夺冠火箭炮不同,它创新采用了多轨式发射方式。一门火箭炮搭配了8条工字型发射轨道,一次齐射就可以发射16枚132毫米火箭弹。不仅如此,“喀秋莎”火箭炮的弹药装填非常省事便捷,一般只需要10分钟就能完成换装,而一次齐射更是控制在10秒内。为了加强机动性,苏军为“喀秋莎”的底盘装备了现役军用运载车,拥有90公里/时的速度,足以在第一时间快速抵达战场。从火力对比来看,苏德战争初期,苏联红军一个火箭炮团(“近卫迫击炮团”)装备了24门喀秋莎,一次齐射能发射400枚火箭弹,这也就意味着,仅仅一个“喀秋莎”炮团的火力,就要超过德国陆军主力炮兵师。正是由于“喀秋莎”火力凶猛、火力覆盖面大且机动性强。在苏德战争中,苏军借助它大面积消灭德军密集部队和摧毁敌方防御工事,取得接连不断的战果。

值得一提的是,“喀秋莎”首次参与实战,就让德军措手不及。当时,在攻下苏联战略重镇奥尔沙之后,被战果冲昏了头脑的德军忙于搬运物资,根本没有料到苏军会迅速投入反击。刹那间,来自“喀秋莎”的密集炮火就带给集结在奥尔沙火车站附近的大量德军士兵与物资沉重打击。短短十秒内,铺天盖地的炮火就将德军完全打懵了。对于苏军到底用了哪一种神秘武器,德军情报部门一直疑惑不解。直到莫斯科会战时期,德军缴获了几门“喀秋莎”,终于恍然大悟。

历史资料记载,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苏军先后共装备了68000门“喀秋莎”火箭炮,将其视为决定战争胜负走向的王牌装备。特别是在二战后期,由于得到了美国大力援助,苏军开始对“喀秋莎”的底盘进行改装升级,换装了动力性能更强的美式“斯图贝克”卡车作为BM-13的底盘。最终,“来无影去无踪”且火力凶猛的“喀秋莎”被德军称为“斯大林的管风琴”。与此同时,“喀秋莎”也和波波沙冲锋枪、莫辛-纳甘步枪一样,成为苏军二战时期最经典的三大制式装备。(舍娃)

相关搜索

  • 火箭炮发射视频
  • 火箭炮射程
  • 喀秋莎火箭炮
  • 火箭弹
  • 火箭炮
  • 喀秋莎软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