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让你微信帮忙“砍价”不好拒绝?小心陷入诈骗陷阱!
动动手指,下载一个APP或关注一个公众号,就能让亲朋免费获得商品甚至现金。这样的要求可能你真不忍心拒绝,毕竟因为这样一点小事,得罪亲戚朋友失去友情,甚至遭受白眼一定不值得。但或许你不知道,帮忙砍价可能存在诈骗陷阱。
近日,江北区公安分局反诈中心便发布了提醒消息,帮忙“砍价”需谨慎,这样不仅个人信息可能遭到贩卖,还有可能陷入诈骗陷阱。
人情欠得多,免费拿到的商品极少
“我经常收到微信好友帮忙砍价的邀请,有的要注册,有的要身份信息登录,有的需要下载APP。”家住江北区的市民刘女士说,帮忙“砍价”已经是购物平台惯用的方式,经常有朋友进入“砍价模式”后,就会在群里或者私信要求帮忙砍价。原以为是帮忙点击一下,也不算麻烦,但实际上,砍价链接会要求你填写个人资料,如用手机号、微信号、QQ号注册登陆,甚至有的会直接要求下载APP才能砍价。
刘女士表示,遇到这种情况,自己十分不愿意用信息注册、下载,但如果拒绝,明显就能感觉到朋友的不高兴。
“越到后面越离谱,一次能砍掉的钱越来越少。”家住南岸某小区的孟先生曾热衷过砍价免费领商品活动,但参与了几次,他就发现了问题。例如为了免费拿一个小商品,他邀请近两百名好友帮忙。起初一次能砍不少,但后来能砍下的金额就越来越离谱,几分钱是很常见的情况。然而商品到手后,却发现质量实在太差了,用了1次,就丢在角落里。
孟先生说,后来自己仔细一想,这样的砍价实际上就是商家的推广手段,几十块钱的东西,就能吸引到数百人填写资料、注册甚至下载,甚至有的商品最后购买者直接放弃了,商家甚至没有成本就收割了之前参与砍价的人员的信息,欠了一大堆人情,最后什么也没捞着。
帮朋友“砍价”,很可能是骗局
不仅仅是能否拿到商品的问题,江北区反诈中心民警表示,这样的操作很可能影响你的财产安全,甚至遭遇诈骗。
警方介绍说,市民牛先生就因为帮朋友砍价损失了2000多元。前段时间,牛先生在朋友圈看到了一条求助帖,对方请求朋友们帮忙砍价购物,即可最低0元购买苹果X手机。讲义气的牛先生立刻点击了“砍价”键,随后在页面输入自己的姓名和电话,页面上显示其成功帮朋友砍价188元,同时提示“因活动时间有限,填写相关信息再转发此链接,就有机会0元购机”。牛先生赶紧转发,但随即就收到了一条信息,提醒他微信绑定的银行卡出现变动,其内的2000元钱被全部转走。
警方表示,微信帮砍价最初只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目的是在短时间内赢得关注。但因为这样的方式成本低,所以才会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有的是不法分子借机盗取网民的个人信息,参与砍价者的个人信息、银行卡号等会被高价卖给黑客。
另一种情况更甚,对方设下的是网络诈骗陷阱,参与砍价者点开的链接是钓鱼网站,这些网页与商家的官网十分相似,消费者误信后参与活动,然后银行卡或者微信零钱里的钱会被划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朋友圈“砍价” 这些重点要记牢>>
为此,江北区公安分局反诈民警梳理了以“砍价”为名义实施诈骗几个重点,提醒市民“砍价”需谨慎。
1.“砍价”只是噱头,只为骗转发。
对方打着“免费”的旗号诱惑人们为其分享转发,给他们带来流量。殊不知当你消耗朋友圈友情,让人砍价完成后,这个所谓免费的商品却很可能只是莫须有的幌子,或者本身就是个伪劣产品,根本不值得你这样一番大费周章。
2.套取个人信息。
很多时候,网友转发了砍价的链接,价格也被砍到0元,但接着页面跳出一个填写收货人信息的表格,内容包括姓名、电话、收货地址、身份证号,如果如实填写,无形中自己的个人信息就被泄露。
3.骗取密码。
很多时候,所谓的砍价达不到要求的砍价人数,无法免费拿到商品,这个时候页面就会提示砍到多少元就能以多少元购买。尽管不是免费,但有的人一看还是便宜不少也就买了,随即订单跳转到微信支付,填写密码成交。没想到购买的商品没收到,微信绑定的银行卡上的钱却没了。
4.砍价链接植入病毒。
不法分子会在砍价链接中植入病毒,受害人一旦点击后,手机就会中毒,从而盗取受害者的钱财。
警方提醒:亲爱的市民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类似微信群、朋友圈发布的砍价活动时,应该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易填写个人信息,特别是敏感信息千万要谨慎填写。对于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核实好对方具体身份后再汇款,谨防诈骗。一旦发现被骗,应保存好证据并及时报警。
徐勤
- 标签:蒙牛被收购牛根生哭
- 编辑:茶博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