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中介公司呼吁产销分离 摆脱低质量竞争
日前,在信泰人寿主办的第二届保险中介合作与发展论坛上,来自保险中介行业的近200位保险业高管就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监管环境等热点问题各抒己见,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谭宁表示,从数据上来看,美国、英国、日本等寿险发达地区保险市场产销分离已成为一个重要特征。美国在2009年-2018年,独立代理人业务占据了个人寿险市场的一半以上份额;英国在2012年-2016年,寿险市场经纪人渠道贡献保费年均占比超过60%;日本在2015年-2018年,保险门店寿险市场份额从4.7%增长到7.8%。从实践来看,这几年中国寿险业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国内寿险专业经纪业务市场份额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寿险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据行业数据显示,2019年1月份-10月份,专业经代业务原保费收入规模(含续期业务)593亿元,占国内寿险原保费收入规模(含续期)的2.25%,国内寿险专业经代业务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产销分离在短期内不会是主流
一直以来,庞大的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情况备受行业关注。
从监管披露的数据来看,中国银保监会中介监管部副巡视员施强曾提到,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保险中介集团公司5家,全国性保险代理公司240家,区域性保险代理公司1550家,保险经纪公司499家,已备案保险公估公司353家,个人保险代理人871万人,保险兼业代理机构3.2万家,代理网点22万余家。2018年,保险中介渠道(含代理人)实现保费收入3.37万亿元。
在此次论坛上,就未来保险中介的发展态势,多位保险中介高管认为,产销分离是保险中介行业的大趋势。
泛华保险销售服务集团总裁刘力冲表示,产销分离不可逆转,是最大的发展机遇,这与前三年的人口红利不一样,未来五年的产销分离会出现专业干部以及很好的团队。
大童董事长蒋铭认为,早期产销合一效率非常高,但是从2000年开始,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保险业的主体在逐渐增加,随着保险公司产品增加、从业人员增加,就出现了多种组合的可能性,竞争最主要的方向是效率竞争。放眼全球,产销分离和专业化分工都是中高级保险市场的一个主要特征。产销分离的原因就是因为市场进入到中高级阶段了,在下一个时代,追求效率是这个市场的基本特征,专业分工是效率最高的诠释和路径。
明亚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臣则表示,“产销分离是一个大趋势,但产销分离在短期内不会是一个主流,目前专业中介吃掉的主要是银保渠道的市场份额,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个险代理人仍将会维持长期的增长。”
主动戴上“紧箍咒”才能走更远
除产销分离外,保险中介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就是监管环境。各位保险中介大咖如何看待目前的监管环境,又将给保险中介带来哪些变化?
宜信博诚总经理孟繁锦表示,一定要拥抱监管,主动带上“紧箍咒”才能走得更远。
黎明保险经纪董事长郑威表示,严监管环境是对行业新生者相对公平的环境,可以让大家彻底摆脱低水平、低质量的价格竞争。严监管对于寿险行业最大的意义,就是逼着大家抓寿险核心、经营核心,逼着行业从价值链各个环节上去严抓、严管,争取整体长期价值的实现。
同样,鼎鼎保险代理总裁祝水明表示,单从中介牌照发放的角度看,监管确实比较严,因为从2017年到现在没有批过一张牌照。在严监管态势下,他预判市场会向头部企业靠拢。
星恒保代总裁余胜昔则认为,严监管对行业是好事,尤其是对线下保险中介来说是好事,它让未来更加确定,也要求从业者关注实体的建设,关注对客户的服务。
线上流量与线下流量并行不悖
除上述业界关心的话题外,互联网保险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互联网平台与线下平台的关系也是众多保险中介高管关心的重点之一。
对于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趋势,祝水明认为,互联网平台代表未来,但并非意味着传统线下渠道就不行了。传统中介只要升级和转型就能够和未来趋势完美结合。
郑威也认同祝水明的观点,他表示,互联网保险与传统中介并非“非黑即白”的命题。现有的几家互联网保险企业相爱相杀,但是他们的逻辑非常简单,还是流量转化,靠无差异化的产品去应对差异化的个性需求,其实并没有实现精准营销。
对于互联网平台的本质,孟繁锦认为,互联网更容易触达用户,对整个保险行业非常有利,作为一个专业中介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我们只有一个很单纯的目的,就是解决客户的问题,给客户创造价值”。
谭宁表示, 2020年信泰在产品策略方面,继续强化客户价值优先理念,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价值型产品占比,坚持产品市场领先策略不动摇。在业务创新方面,通过差异化竞争,积极探索互联网保险业务,争取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 标签:
- 编辑:茶博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