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叶养生  茶叶美容

年均增速达358.47% AI独角兽云从科技真的在“大步快跑”吗?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12-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云从科技在AI四小龙中绝对算是异类。

首先是年轻,云从从创立到上市,仅5年时间。与经常一起比较的AI四兽等公司相比,都要更年轻,更快实现技术创新到商业模式落地。

这既有云从的努力和奋斗,但也说明,以深度学习驱动的AI技术创新,正在不断临近商业模式大爆发的临界点,节奏会越来越快。

AI技术的研发、落地和应用的基础设施,正在日趋完善。

从已披露信息看,商汤科技是AI平台型公司、AI算法提供商;旷视科技则是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通过专注物联网等领域挖掘算法价值;云从科技则聚焦人机协同战略,主推操作系统,面向行业提供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与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量子位

不出意料的是,招股书披露后,云从首先被关注的焦点都集中于财务数据、研发投入,集中于营收、净利和盈利。

从2019年旷视尝试赴港IPO、今年12月云天励飞科创板IPO获受理,到如今云从科技招股书披露,敏感的大众似乎早已留下“AI公司都是吞金兽”的印象。

因此,这次拿到云从的招股书后,舆论场也再次泛起一轮轮的口诛笔伐。

“3年亏损20亿”、“研发投入偏低、“毛利率低”、“中庸”......

但这些似乎是AI企业们最不在乎的一件事。

市场之所以给AI企业高估值是由因为他们有高成长的实力傍身。云从科技作为四小龙之一,奉行的“务实之道”,增速一直是几家中最高的。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云从科技分别实现营收6453.37万元、48411.34万元、80734.72万元,2017年至2019年三年营收平均增长率达358.47%。

那么快速发展的AI赛道,云从科技真的在“大步快跑”吗?

第一代互联网人才和“科学家”合力

云从科技的核心创业团队均来自中科大及中科院,结合其全内资与政府基金背景,也是其被视为“AI国家队”的主要原因。

其中,创始人周曦,80后的AI大牛,受教于中科大,创业前是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的专家。

核心技术团队中,也多是中科大、中科院系统出身的专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比如杨桦、姜迅等,出自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公司盛大。

可以说在AI这样的技术创新周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