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叶养生  茶叶妙用

全国不良贷款加速出清,多地银行资产质量待优化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3-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证券时报网客户端3月11日消息,昨日,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广大小微企业普遍关心的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将会延续;大型商业银行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将会增长30%以上。此前的3月2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2020年,银保监会开始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全年共处置不良资产3.02万亿。”

近期,全国各省区市银保监部门陆续披露的2020年不良贷款数据显示,银行业信贷风险正加速出清,去年银行业资产质量并未出现大面积恶化的现象。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了已披露不良贷款数据的25个地区后发现,整体而言,除天津、重庆及浙江等地不良贷款率同比有所上升以外,甘肃、山东、吉林等22个地区的不良贷款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区不良贷款指标仍大幅超出商业银行监管“红线”。

全国不良贷款加速出清

疫情爆发给银行业带来的影响,暂未在2020年的不良贷款率中体现出来。相反,过去一年全国多数省市的资产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风险加速出清。

据全国25个地区银保监局披露的数据,去年21个地区的银行业不良率比2019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各地降幅在0.05至1.14个百分点之间。其中,大连、甘肃、山东、吉林及海南等地降幅明显,不良贷款率比去年初的下降幅度均超过0.5个百分点。而不良贷款率反弹幅度最大的地区分别是天津、重庆。

从大连银保监局披露的去年11月末不良贷款余额看,大连银行业不良率已从年初的6.63%下降至5.49%,11个月内下降1.1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比年初减少117亿元,降幅明显。2020年末,甘肃银行业不良率为6.74%,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城商行不良贷款全年减少131.9亿元,城商行不良率也从5.82%下降至2%,风险得到较大释放。去年,山东压降不良贷款521.06亿元,致使该省不良贷款率降幅也超过1.05个百分点至2.23%,不过,目前该省不良贷款规模仍居全国第一。

全国银行资产质量最为优质的地区仍属北京,仅为0.55%,不良贷款规模比年中压降了约40亿元。从地区上看,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南部沿海城市银行业资产质量依然位于第一梯队,信贷质量持续向好。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的不良率分别为0.79%、0.92%和0.98%;厦门和广东的不良率分别为0.83%、1.02%,而深圳的不良率为1.48%,在一线城市中相对较高,存量不良贷款达1023.52亿元。

“去年不良贷款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引导银行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随着近年来国内银行业风险贷款分类监管制度趋严,国内短时间内遏制疫情,有纾困和托底政策支持,经济恢复良好,企业经营整体改善,有效避免银行业资产质量大面积恶化。

北方多地仍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2020年末甘肃、大连、吉林、天津、黑龙江等北方省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整体上仍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甘肃、大连和吉林的不良贷款率虽有较大程度下降,但依然延续去年上半年的较高水平,分别高达6.74%、5.49%、3.09%。

据甘肃省银保监局此前公布的不良贷款数据,自2019年三季度起,甘肃省银行业不良率猛增,2019年四季度、2020年一季度、二季度,甘肃银行业不良率分别高达7.86%、7.31%和7.71%。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大连银行业中,2019年末大连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6.63%,其中农商行和城商行不良率分别高达16.16%、8.54%,资产质量堪忧。

“不同地区不良贷款率存在差异是一种普遍现象,从根本上与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有关。”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认为,东北、甘肃、天津等地不良贷款风险较高,凸显了我国南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以甘肃为例,资料显示,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同时有较多的农林牧等第一产业,这些产业更易受到经济环境影响,一旦经济恶化,首当其冲的就是贷款违约。

大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持续高位,也与当地部分企业近年来经营出现较大风险有关。公开资料显示,此前,包括东北特钢、大连机床、大连天宝食品公司在内的部分企业债券发生过违约。就此,大连当地曾组建债委会处置债务风险,部分企业的债务还延期至10年后偿还。

近年来,吉林省部分地区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问题也较为突出。此前四平市印发的《四平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清收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中提到,近几年,该市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呈持续增长态势。截至2019年末,该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余额90.04亿元,不良贷款率13.56%,高于吉林省9.7个百分点。据近期披露的信息,四平市2020年清降不良贷款达28.64亿元。

对于北方多地不良贷款仍高于全国水平的状况,周茂华分析称,“银行资产质量与区域宏观经济、产业发展状况联系紧密,尤其疫情对我国经济产业造成结构性冲击,经济复苏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疫情影响尚未完全暴露

日前,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使银行业不良贷款上升是必然趋势,所以从2020年开始加大了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他表示,可能2021年需要处置的不良贷款还会增长,甚至会延续到明年,因为有的贷款期限比较长。

评级机构穆迪公司在去年末的一份报告中将2021年中国金融机构的展望定为负面。穆迪认为,中资银行仍将面临新增不良贷款的风险,同时其信贷成本维持在较高水平,进而会削弱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内生能力。

李广子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未来风险进一步暴露是大概率事件,反映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也与前期支持政策的逐步退出有关。”周茂华也认同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他认为,“主要是银行财务往往滞后于经济复苏,由于疫情超预期影响,对我国及全球经济产业结构性影响尚未完全暴露,部分行业与经济活动继续受抑制。”

招商银行研究院近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去年新生成的不良贷款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往年积累的问题贷款,以及提高不良认定标准导致的。展望2021年,新增的不良贷款可能来自于三类资产:一是受疫情冲击而生成不良资产,主要是延期还本付息的6.6万亿元;二是房地产“灰犀牛”可能带来的信用风险爆发;三是理财新规过渡期内,非标问题资产转入表内导致新增不良贷款。报告预计,2020~2022年是不良资产处置的高峰期。

随着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不断加大,更多渠道也在拓宽。近日,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开闸后,平安银行和工商银行“尝鲜”落地首单业务,16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积极竞购。

周茂华对记者表示,近期不良贷款转让取得进展意义深远,拓宽国内银行处置不良渠道,并有助于提升银行资产质量、稳定金融体系,但这个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较长一段时间,银行仍要根据自身情况,创新工具多元化方式处置不良。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银行董事长王天宇在“两会”中建议,不良贷款转让试点银行应扩展到中小银行。当前,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着众多制约,如风险抵补能力较弱、不良资产处置手段单一、司法处置效率较低等。他指出,继续做好不良资产处置,探索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对中小银行的健康发展尤为关键。

(《全国不良贷款加速出清 多地银行资产质量待优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