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一盆火” 栽下“一片绿”
走出“三伏”的京城,即将进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在北京最西端的蒲洼乡,有个名叫东村的地方,它海拔1200米,植被覆盖率达94%,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达5000余个,是名副其实的“山顶氧吧”。今年,这个小山村还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可是,谁能想到,这样一个隐藏在森林怀抱中的山村,多年前曾拥有20多家煤矿?不仅村里的土路铺满煤灰,就连养育了世代东村人的莽莽太行余脉,也被笼罩上了一层难以洗去的黑。
“过去,我们是主要产煤区,为首都输送‘一盆火’;现在,我们是生态涵养区,为首都栽下‘一片绿’。”已经71岁的隗永功,是村里的老书记,他手拿一张拍摄于9年前的照片,带记者来到拍摄地——108国道的一处拐弯,在那里可以俯瞰整个东村。
眼前的东村,犹如一块美玉,蓝天白云下,绿水青山的本来面貌已然显现。而在老照片上,东村却仿佛蒙上了一层灰色的纱布,好似一位病人,没了风采:山坡上,植被稀疏,路两旁,尽是煤矸石。
9年来,东村到底栽了多少树,已经无法统计,但最新的补绿计划显示,东村今年只需种植200亩林地,远低于其他村庄任务。“为何?山间田野都是树,已经没地方种喽!”隗永功乐呵着说道。
从开矿村到森林村,是东村人对家乡发展思路的巨大转变。隗永功说,过去为了发展经济解决温饱问题,东村人没得选,只有开矿来钱快;现在东村人要努力修复生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环境,为首都构筑起一道生态绿屏。
时针拨回到14年前。2005年,蒲洼乡被批准为市级自然保护区。拥有20多家煤矿、每年收入十分可观的东村,在隗永功的带领下将矿坑全部关闭。当时,摆在东村人面前的困难很大:世代采煤的村民,今后靠什么发展?
2006年冬天,东村两委班子的几位成员,携手踏上了开往承德的汽车。此行的目的,是学习当地食用菌种植技术,“东村的地理条件和承德类似,气候冷凉,很适合蘑菇生长。”隗永功回忆,他们在一周之内去了两次承德。当时,还没有修京承高速,从东村到承德要走上几乎一整天的山路,这让年近六旬的隗永功有些吃不消,“几乎要人搀扶着才能下车。”即使这样,他们还是带回了全套的种植设备和当地几名工人,决心探索致富新路。
经过多年发展,这个食用菌基地已经初具规模。占地面积300亩,拥有榆黄菇、杏鲍菇、灵芝等17个种类,年产量20万斤,全部采用无公害种植,并由村集体统一加工、包装、销售。这个基地还优先雇佣本村劳动力,东村原有的124户低收入家庭,去年就已全部“脱低”。
隗永功在2013年辞去了东村党支部书记的职务,由本村人孙广亮接任。作为年轻干部,孙广亮审时度势,决定立足东村空气好、气候凉、海拔高、风景优美、天然氧吧的巨大优势,引入社会资本,统一建设森林乡居高端旅游假日酒店,带动山村发展。
如今,东村年均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年均超过了200万元。“守护好这片青山绿水,勤劳的东村人,一定能创新致富路径,谱写出更美好的发展新篇!”面对记者,孙广亮的言语中透着坚定。
- 标签:
- 编辑:茶博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