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追梦新时代:沉下去,挖掘不为人知的惊心动魄
编者按:从新中国第一条地铁的列车到新中国第一艘远洋货轮再到新中国第一个水坝。在“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主题采访活动中,广大新闻工作者带着发现的眼睛,沉到基层,多想、善思、深究,挖掘新中国70年峥嵘岁月中铸就辉煌历史的故事,生动呈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同时,他们也在不断践行“四力”中受到最直接最有力的感动和震撼。
中新社李彦国:感受中国故事中的“变”与“不变”
70年来,中国的变化翻天覆地,从中国新闻社“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主题采访活动的开栏通稿《中国地铁半世纪“蝶变”开创全新出行时代》中可略见一斑。
这是一篇“有故事”的新闻。稿件采制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却以首都北京开篇,一个是兴建中国第一条地铁的北京,一个是为北京地铁一号线生产列车的长春。
文中主人公之一,中车资深专家、中车长客工程研究中心副总审徐峻同样“有故事”,其父是北京地铁一号线车辆牵引系统主设计师,他则在中国规模最大的轨道客车研发、制造基地贡献着自己的智慧。
相隔半个世纪的故事,记者认真倾听、记录,整理了上万字的录音,继而构思、成文。
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故事,却共同见证着新中国成立70年的沧桑巨变。
记者深入蹲点调研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万宝镇红旗村被誉为“中国朝鲜族第一村”,在这个中国朝鲜族聚居村落,记者走进村民家中聊家常、问变化、写日记,15天时间扎在一个村子里,最后写出《见证中国“朝鲜族第一村”之变》《“中国朝鲜族第一村”两代舞者接力迎客来》《辣白菜香飘“中国朝鲜族第一村” 中外游客寻味而至》等多篇有温度的作品。
沉到基层,我们观察到的不单单是变,也有“不变”。在联勤保障部队某汽车运输旅一营的蹲点调研,记者感受到了中国部队艰苦奋斗和敢打硬仗的精神没有变。
联勤保障部队某汽车运输旅一营士兵在训练中。 郭佳 摄
在这支参加过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等重大军事行动的部队,记者走进一群“80后”“90后”军中硬汉中间,认真倾听他们的故事。
最终成文的作品,既有《中国汽车兵锻造“钢铁运输线”》的全景展示,也有《浪漫如诗的爱情:军嫂在“去留”间诠释伟大的爱》《汽车兵之手:超越年龄的沧桑》《士兵讲述祖孙三代从军路:时代在变 忠诚如一》等可读性很强的故事。
不走马观花、忌蜻蜓点水,写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需要我们自觉践行“四力”,多想、善思、深究,用一篇篇带有温度的新闻报道传递正能量,用可亲可信的故事展现新中国70年发展的伟大成就。
科技日报崔爽:“光华”轮承载海运强国梦
今年四月底五月初,我开始了中远海运集团的蹲点采访。由于中远海运和下属的中远海运特运分别位于上海和广州,所以采访也分成前后两段。在位于上海浦东的总部,无论是风帆形的建筑外观,还是大门口哗哗作响的水车,都提醒我们这是一家海运公司。尤其是大厅里一左一右摆放的新老“光华”轮,昭示迢迢航运史:“光华”轮的起航曾标志着新中国远洋海运事业的开启,它承担过印尼接侨、坦赞铁路物资运输等国家任务;55年后,世界领先的10万吨级半潜船“新光华”轮则开启了“海运强国”的新航程。船名的传承中是几代海运人的拳拳之心,光华,光我中华。
中远海运特运名字里的“特”则显示了其独特价值:公司经营管理着半潜船、多用途重吊船、沥青船、木材船、汽车船等“特殊船舶”,经常装运超高超长超大超重或危险品等“特殊货物”,执行过很多国家托付的援外、撤侨等“特殊任务”,有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运输服务的“特殊能力”,也因此而积累了一般航运公司没有的“特殊经验”。
5月10日,广州南沙港,汽车船运输的汽车一眼望不到头。
除了了解公司历史和发展现状,更宝贵的是采访中具体而微的感受。中远海运特运是全球唯一一家具有南北极运营经验的航运公司,采访中我们有幸见到了几年前曾去北极的船长,在船上待了30年的他去年已经开始从事管理工作,船长本人乐观风趣,听他讲起船员生活,让人历历在目。还有另一位曾经在亚丁湾勇斗海盗的船长,和船员们在惊魂一刻英勇地击退了敌人,只听他讲都令人感到后怕。
还有一些新事,抓住了大家的耳朵。船在海上会积极履行海上救援义务,“大吉”轮曾经在地中海救起10名遇难落水的外籍船员,“每年我们都救几个”,大家纷纷感叹海运人实在低调,默默无闻地做好事。中远海运董事长许立荣就是海员出身,他被问到航运精神时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海员的工作是真正的“大风大浪、大进大出、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必须“把好舵、定好锚、拧好绳”,必须“同舟共济”。这四个字放在别处是比喻,放在海运人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情意结”。
海运人的形象正是在采访中逐渐清晰起来的。回想起四个月前的交集,他们的样貌和讲述可能不甚清晰,但留下来的对他们经历的体认和敬意,是历久弥新的。
在听到或出人意料或感人至深的故事之外,中远海运的采访经历对我更是一次践行“四力”的教育,原来有那么多不为人知的惊心动魄等着我们去发掘,去体会。能多了解一点国家航运事业的发展,是我有限的采访经历里的幸运和荣幸。
安徽日报袁野:新中国第一坝背后的故事
我所驻站的城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六安市。壮丽70年,这片土地上发生了许多令人动容的故事,要了解他们,必须走进大山,到第一线去挖掘。4月底,在“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主题采访活动中,我一个人来到大别山深处的佛子岭水库蹲点采访,了解这座新中国第一坝背后的故事,用实际行动践行“四力”要求。
记者在佛子岭水库历史展览馆听取工作人员介绍情况。
采访过程中,我结识了一位当年修建水库的工人,今年已经88岁的沈福安老人。沈老的年纪足以当我的爷爷,和他的交流与其说是采访,更像是晚辈在倾听长辈诉说他年轻时的故事。1952年水库修建之时,新中国的相关技术相当缺乏,是无数的专家和像沈福安一样的普通工人,通过在工地上掀起的学习技术高潮,创造性地实现了4000多项各类技术革新,才让新中国第一坝仅用了短短2年10个月就耸立在大别山区,为新中国水利建设开辟了新篇章。沈老记性极好,我也沉浸在他的故事当中。当晚告别沈老回到住处,我不禁深思,如果不深入一线,如何能够结识这样一位老人?如何能够挖掘出那个激情岁月中的动人故事?
六安市地域面积大,又以山区为主,平日里即便是一篇篇幅不大的小稿子,也可能需要记者驱车数个小时,深入大山,方能采访到第一手素材。很多时候,一个礼拜我只有一天不到的时间能够坐在办公室中。广阔的大别山区,才是我们真正的工作场所。
践行“四力”要求,俯下身、沉下心,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记者。只有在路上才能感受时代的变迁,只有在基层才能聆听群众的心声,只有在现场才有触动心灵的震撼。作为新时期的党报记者,我会坚持扎根基层、扎根大山,将老区过去的光荣、新时代的光彩付诸笔下。
- 标签:
- 编辑:茶博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