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茶叶养生

《慈善法》实施十大进展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9-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19年9月1日,《慈善法》实施已满三周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公布《慈善法》实施十大进展。三年来,《慈善法》配套政策不断出台,税收优惠逐步明确,多地跟进出台本地实施办法;慈善捐赠总量达到4112亿元,注册志愿者人数突破1亿人,认定登记慈善组织数量突破5500家,慈善信托备案突破200单,财产总规模超过23亿元;互联网募捐规范化发展,20个民政部指定平台累计筹款近58亿元。在《慈善法》引领下,我国新时代慈善事业稳步、有序发展。

  志愿服务向制度化推进,注册志愿者人数突破1亿人

  《慈善法》实施以来,我国志愿服务在制度、服务规模、领域等层面均有重大进展:2017年6月,我国第一部关于志愿服务的专门性法规——《志愿服务条例》发布,有效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2018年,民政部发布《关于做好志愿服务组织身份标识工作的通知》并就《志愿服务组织基本规范》《志愿服务基本术语》两项行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截至2019年8月底,我国已有1.26亿名注册志愿者,64.4万个志愿团体和268.1万个志愿项目,志愿服务时间已达15.1亿小时。扶贫、养老、环保、体育和“一带一路”等多个领域都将为志愿服务的发展创造新机遇。

  2019年民政部“三定方案”明确增设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推动志愿服务相关政策制定和队伍建设工作。

  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基金会扶贫项目支出超百亿

  扶贫领域是近年来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2017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发布的《关于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通知》提出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并明确了六个重点领域。

  从数据来看,大量公益资源向扶贫倾斜:57%的慈善信托将扶贫作为信托目的;近1400家基金会将“扶贫济困”作为机构宗旨或项目目标,基金会2017年度扶贫项目支出约为118亿元;扶贫领域是接收慈善捐助金额最大的领域之一,2017年度扶贫领域捐赠额约为427亿元。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助力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

  地方加快《慈善法》本地化实施进程,苏浙皖赣陕发布实施办法

  《慈善法》实施一年来,多个省市逐步推进《慈善法》在本地的有效落实,仅2018年一年,31个省份就出台160余个慈善及社会组织相关政策规定,内容涵盖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公开募捐方案备案、信息公开、监管、志愿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等。

  在综合性文件方面,2017年12月,江苏省人大通过《江苏省慈善条例》,该条例成为《慈善法》后首个省级层面落实上位法的地方法规。此后,《浙江省实施〈慈善法〉办法》《安徽省实施〈慈善法〉办法》《江西省实施〈慈善法〉办法》《陕西省实施〈慈善法〉办法》相继发布。北京市则对《北京市促进慈善事业若干规定》进行修订并公开征求意见,有望2019年正式发布。

  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规范化发展,筹款总额超57.6亿

  《慈善法》出台后,互联网募捐愈加规范,民政部2016年、2018年分两批公布22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并发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截至目前,除中国慈善信息平台、基金会中心网退出外,民政部指定的平台已有20家,其中6家由社会组织(5家基金会、1家社会团体)运营。截至2018年底,平台总筹款额超过57.6亿元,筹款金额前三名的平台分别为腾讯公益(33.5亿元)、支付宝公益(11.6亿元)和阿里巴巴公益(7.4亿元)。“99 公益日”在腾讯公益的筹款中占有较高比重,自发起以来,2015年—2018年,公众捐赠金额从1.3亿元升至8.3亿元。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逐步引入更多省、市慈善组织,加强资源对接并不断探索捐赠方式、场景的多元化发展。

  慈善信托全面发展,备案数突破两百单

  2017年7月,银保监会、民政部联合印发《慈善信托管理办法》,有效促进了我国慈善信托事业发展。2018年,第十届“中华慈善奖”首次将慈善信托纳入评选范畴,国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的“2016年国投慈善1号慈善信托”最终获“慈善项目”奖,社会公众对慈善信托的关注进一步提升。

  截至2019年8月底,我国慈善信托备案总数为209单,慈善信托财产总规模达到23.1亿元。全国共有23个省份开展慈善信托备案工作,浙江省慈善信托备案单数达29单、位列第一,北京、广东各备案24和21单、分列二、三位。在扶贫、教育、儿童福利、医疗等主要领域之外,信托目的已拓展到公益金融、社会组织能力建设、青年创业就业、乡村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航空航天、一带一路等主题。

  慈善中国等信息公示平台上线,实现慈善信息可视化

  2017年以来,慈善信息数据化建设成果斐然。2017年7月,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上线,实现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统一记录和管理;2017年9月,依据《慈善法》“信息公开”要求建设的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慈善中国正式上线,实现慈善组织基本信息及年报、慈善项目、公开募捐方案备案、慈善信托等信息一键查询。

  截至2019年8月底,慈善组织数量已经达到5511家,约占全国社会组织总量的千分之七,1260家慈善组织获公开募捐资格;673个组织备案12641个公开募捐方案。2018年,慈善中国、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均上线大数据模块,逐步实现组织、项目信息可视化。慈善信息平台的完善为提升慈善信息统计和慈善活动管理效率,充分发挥公众监督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慈善监管机制逐步完善,各地创新监管工具

  《慈善法》实施以来,慈善活动监管机制逐步建立。民政部2018年相继发布的《关于加强慈善医疗救助活动监管的通知》《公开募捐违法案件管辖规定(试行)》明确了民政部门作为慈善事业主管部门在加强日常监管方面具体运用的机制、手段,及其管辖权责的划分,为慈善活动有效执法奠定制度基础。

  在中央完善慈善监管制度的同时,深圳、广州、天津、北京等地监管部门通过打造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信息化平台、细化慈善公开募捐监管工作相关规定、加大慈善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惩治力度、开展基金会公益慈善项目专项抽查审计工作等方式探索执法工作创新,大力提升慈善活动监管实效。

  社会组织信用信息记录系统启用,慈善行为遵法守信实现全透明

  2018年1月,民政部发布《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以社会组织为主体的信用体系建设成效逐步显现。2018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民政部等4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对慈善捐赠领域相关主体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诺而不捐”“诈捐”“骗捐”等危害慈善公信力的行为将得到有效遏制,助力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信用信息管理监督与行政执法相辅相成,成为保障《慈善法》有效执行的重要抓手。截至2019年8月底,中国社会组织信息平台设立的“活动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已分别列入3040家、2285家组织。

  《慈善法》配套政策接连颁行,依法治善行善稳步推进

  三年来,中央层面积极探索和推进慈善法律配套政策建设,出台《慈善组织认定办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慈善信托管理办法》《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五部与《慈善法》密切相关的规章与规范性文件。此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已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将进一步推进我国慈善法律体系的健全。

  税收优惠规定细化,鼓励企业及个人参与慈善活动

  《慈善法》实施以来,慈善税收优惠如何实现备受关注。企业方面,2017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修订《企业所得税法》,首次纳入捐赠支出超过限额可以结转3年的内容,实现与《慈善法》的衔接。2019年4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及扶贫办发布《关于企业扶贫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公告》,鼓励企业参与扶贫攻坚。个人方面,201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订,使得个人慈善捐赠税收优惠的相关规定升格到法律层面。(王杰 综合整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