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族团结 促进西藏和谐稳定发展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一项准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民族团结对于维护国家统一,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西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和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是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前沿阵地。西藏的安全与稳定,关乎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加强西藏民族团结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鸦片战争以来,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共同抗击侵略。新中国成立后,为消除各民族之间的隔阂,党和国家通过派出访问团到民族地区访问,组织边疆少数民族各阶层人士到内地参观,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争取和团结民族、宗教上层人士,有效地疏通和改善了民族关系,增进了民族之间的信任和团结,增强了各民族对祖国的认同和热爱。与此同时,党和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展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使生活在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农奴制度、封建地主经济等众多社会制度下的各民族,共同携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西藏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历史就是西藏各族人民休戚与共、团结奋斗的民族关系发展史。在唐朝时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密切了唐、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1888年,英帝国主义侵略者公然武装侵略西藏,高原儿女奋起反抗,各民族人民同仇敌忾,谱写了西藏各族群众保卫祖国山河的壮烈诗篇。在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西藏各族人民同人民解放军并肩作战,谱写了西藏人民爱国主义的新篇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西藏各族人民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交融交往中,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不可分离的整体。“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如今这句话早已刻进各族群众内心。
二、民族团结是西藏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条件
“合则两利,离则两伤。”凡是各民族和睦相处的时候,社会就安定,各族人民就安居乐业;凡是民族之间闹纷争的时候,社会就动荡,各族人民就遭受苦难。
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是西藏的一件大事,是完成各项任务、实现宏伟目标的首要前提和重要基础。多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各级党组织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以及“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收到了一定效果,保持了大局的稳定。
但是,由于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区还存在许多现实的和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国际反动势力加紧在我国推行“西化”“分化”战略,公开支持境内外的民族分裂活动。十四世达赖集团公然与国际反动势力相勾结,和西方敌对势力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不断变换策略和手段,进行反动宣传,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矛盾,使我区的稳定受到了严峻挑战。历史的经验证明,团结是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加强各民族大团结,才能使分裂分子无机可乘、无空可钻,才能真正保证社会政治的稳定。可以说,在西藏各族人民亲密团结的铜墙铁壁面前,一切敌人都会碰得头破血流,他们的罪恶目的是永远不会得逞的。
三、民族团结是西藏发展进步的基石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政治上,民族自治地方普遍建立,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中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经济上,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民族地区的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文化教育上,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口素质显著提高。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大幅提高,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的实践也充分说明:什么时候民族团结搞得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就蓬勃发展;什么时候民族团结出问题,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就遭受挫折。
西藏民主改革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党的各项富民政策全面落实,西藏各族群众享受到了全国最优惠的政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2018年,西藏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477.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9年的1.74亿元,约增长了191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65年的73倍和105倍;交通运输初步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三纵、两横、六通道”的主骨架,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相互融合、相互衔接、相互协调,辐射藏中、东、西三个经济区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民族团结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政治基础,更是构建西藏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四、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凝聚力
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关键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紧扣西藏工作的着眼点、着力点和出发点、落脚点,把党中央的特殊关怀转化为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的强大动力,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一要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西藏用发展和进步展示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奇迹。这样的奇迹之所以能在西藏发生,正是因为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建设出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因此,各级党委要担负起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各地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共同努力,各级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更大作用,广大党员要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模范,不折不扣地把党中央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自觉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
二要大力发扬斗争精神。民族分裂主义是民族团结的大敌,是分裂动乱破坏的根源。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是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也是西藏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只有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西藏发展稳定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保持西藏稳定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团结和依靠各族干部群众,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极少数分裂分子,才能取得反分裂斗争的伟大胜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不断增强斗争本领,坚决抵制和批判错误思潮,激浊扬清、解疑释惑、明辨方向,敢于发声亮剑、开展反分裂斗争、辨析批驳错误思想,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要加强宣传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最重要的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要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合格党员、当先锋模范”“两学一做”“四讲四爱”学习教育,利用各类媒介大力加强“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教育,使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和这个大家庭血肉相连、休戚与共;要使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文化,各民族都为创造和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要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作者单位:中共拉萨市尼木县委党校)
- 标签:
- 编辑:茶博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