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茶具茶机

机构做空,生物科技企业“渡劫”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0-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9月底的一天,在百济神州(BGNE.NS、06160.HK)广州工厂一期项目竣工仪式上,该公司创始人之一王晓东显得神情轻松,在开场白中回忆起九年前与合伙人欧雷强创立初衷时,甚至幽默调侃合伙人,说近期出现一个叫“王小强”的,不知是否剑指“欧雷强”。在此三个星期前,王晓东难言轻松,彼时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正历经一场被做空的煎熬。

  9月5日,一家名为“美奇金”的做空机构质疑公司虚增销售收入、广州工厂建立不合理、存在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且将利益输送给了一位名为“王小强”。做空机构猝不及防的“袭击”,让百济神州在纳斯达克以及港交所的股价瞬间齐齐出现暴跌。这是继去年9月份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之后后,第二家遭到机构做空的中国内地生物科技企业。

  面对机构的做空,上述两家公司都及时做出回应,后续股价逐步迎来反转。不过,业内认为,这也给生物科技公司们带来警示,即被做空并不可怕,但前提是公司做事要合规,相关的临床研究数据要经得起考验。

  接连被阻击

  在医药公司,百济神州顶着诸多“明星光环”,其是2016年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家赴纳斯达克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其拥有一个明星高管团队,如公司创始人之一王晓东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兼公司总裁吴晓滨,曾是“宇宙大药厂”辉瑞中国区总裁;公司2018年一年的研发费用高达46亿元,远超中国其他创新药企。

  9月5日,美奇金针对百济神州的做空报告发出后,很快在资本市场掀起“腥风血雨”,9月5日、9月6日这短短两天内,百济神州纳斯达克以及港股两地股价均累计跌逾12%。

  9月6日,百济神州发布公告斥责做空报告乃捏造。之后,9月9日上午7点,百济神州召开投资人电话会议,针对做空报告中关于公司虚增六成销售额、关联利益输送、研发费用失控等指控进行一一反驳。

  百济广州工厂也是美奇金质疑的一个焦点。美奇金认为,百济神州在公司PD-1产品替雷利珠单抗未获批上市的情况下先建立工厂,是一种鲁莽的资本支出。百济神州的广州工厂于2017年3月奠基,总投资预计超过23亿元,9月27日竣工的一期项目耗时两年,已实现8000升的生产能力。

  王晓东在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回应表示,提前建立上述广州工厂风险可控。公司替雷利珠单抗是中国最早进入临床的PD-1,公司在建立广州工厂时,全世界已有上千人使用过该产品,且呈现很好的疗效,该产品成药并不存在问题。而工厂建成后也不能马上投产,还需要做一系列的测试、试生产、质量检验,包括检验药品的保质期等,生产出的药也不能马上用,还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提前建立工厂,有利于解决PD-1这样的广谱抗癌药后续产能限制问题。

  从目前来看,美奇金的做空,暂难以称得上是告捷。一年前的这个时候,在港交所上市的金斯瑞生物科技也有类似被做空的遭遇。

  2018年9月27日,一家不知名的做空机构阎火研究发布沽空报告,指责金斯瑞生物科技数据涉嫌造假。做空机构试图阻击的,是金斯瑞生物科技的子公司南京传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传奇生物”)研发的多发性骨髓瘤CAR-T技术,传奇生物也是行业内明星CAR-T公司之一。当天,金斯瑞生物科技盘中股价一度暴跌超40%,市值瞬间蒸发150亿港元。沽空报告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三点:其一,传奇生物CAR-T技术的来源问题;其二,传奇生物的CAR-T工艺挑战极大,中国GMP厂房建设进度远低于预期,中国的正式临床试验还无法开展;其三,ASCO上公布的临床数据有问题。2018年9月28日,金斯瑞科技发布公告回击做空报告。最终,阎火研究的沽空无法得逞,从2018年9月28日以来这一年内,金斯瑞生物科技二级市场上的股价累计上涨近三成。

  做空或会成为常态

  在成熟资本市场,做空被视为是真实价值发现机制,当股价出现泡沫时,做空一定程度可以抑制泡沫,但需要防范的是恶意做空。

  不管是在美股市场,或中国香港市场,中国内地企业被做空的例子,并非鲜见。如在2012年前后,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屡屡陷入做空危机。做空机构通常主要质疑目标公司财务数据造假等。早期被做空的企业,症结源于自身的财务数据不规范。这一遭曝光的“蛋壳上的裂缝”吸引了美国做空基金、律师等协同围堵,进而通过“猎杀”实现谋利。近年来,由于中国内地企业自身治理完善以及应对危机能力提升,能被机构做空成功的例子已越来越少。在中国香港,做空交易也是市场组成的一部分。除了基本面不被看好、对冲等原因而被卖空之外,港股被做空也常常与被质疑财务造假联系在一起。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中国医药创新研发环境的改善以及资本市场的助力,尤其是2018年4月起,港交所出台上市新政,向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企业“敞开”上市大门,这也吸引了内地越来越多的生物科技企业前去上市融资。中国内地生物科技企业的崛起,也受到市场各方的关注。新药研发本身充满极大的不确定性,加之我国的创新药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配套体系亟待完善。某种程度,这会不会给做空机构有了新的“可乘之机”呢?

  在第四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期间,元明资本创始合伙人田源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美国等成熟市场,做空是常态。一些公司如果在临床研究数据方面不能按照规则去做、估值虚高的话,就会引发做空机构去质疑,去攻击。那些无法经受住考验的公司,股价估值就容易被打下来。那些经受得住考验的公司,估值就会重新回去。

  “优秀的公司是不怕被做空的,做空机制在资本市场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中国香港资本市场来说,有做空未必是坏事,市场也需要经历这样的阶段。我认为,做空机构攻击中国内地知名的生物医药公司在未来会发展成为常态。这反过来,也给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带来警示,即做事要合规,相关的临床研究数据要经得起考验。”田源说道。

  摩根大通全球投资银行中国区主管黄国滨亦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机制角度来看,做空是一个好的机制,有在市场上存在的必要性,可以惩戒那些粉饰基本面的公司。但是做空不一定都是对的,有可能是出于错误判断,也有可能是恶意做空。

  “生物科技企业被做空在美国、欧洲市场是常态,中国香港市场可能也会越来越多。从投资的角度,做空往往可能多发于经济周期下行阶段,因为在这样的背景下,负面消息容易被放大,做空机构更有利可图。对企业来说,首先要行得正、有诚信,不要去粉饰业绩。同时,企业平时要善于与机构沟通交流,让外界充分了解企业,这样在面对恶意做空时底气更足,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可。”黄国滨认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