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等不应被称"货币" 加密数字币从严监管成趋势
比特币等代币不应被称为“货币” 加密数字币从严监管成趋势
连月来,北京、上海等多地对加密数字币交易平台重拳出击,打击不法行为。比特币等代币到底有何价值?未来监管趋势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日报》记者专访了港股上市公司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全球金融科技实验室专家顾问郑磊博士。
比特币等代币只是数字资产
并不具有货币属性
《证券日报》:您在区块链科普读物《区块链+时代:从区块链1.0到3.0》中,提出关于“数字货币”或“加密数字货币”的通俗称谓均不准确,应叫做“数字币”或“加密数字币”,背后逻辑是什么?
郑磊: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基于经济学有关货币的理论。比特币这类所谓的“加密数字货币”,根本不具备货币的基本功能和特征,这其实也是翻译成中文过程中的误译。这些币,在英文里用的是“COIN”,硬币可以是“COIN”,但是“COIN”本身的意思并不仅仅局限于硬币。中文将其理解为货币,可能是由此产生的误会。
比如以贵金属货币和贵金属纪念牌为例。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既生产有面值的纪念币,也生产无面值的纪念牌,材质均可用黄金或白银、甚至铂金,但是前者是货币,后者只是纪念品。纪念牌就类似COIN(币),由于贵金属本身有价值,所以这种币是有价值的,却无法当做一般货币进入流通交易领域。比特币等加密数字币可以具有劳动价值和某种使用价值,但是不具有货币一般等价物特征,因此它们不是货币,而是数字化资产。国内媒体一直在误用,将“加密数字币”说成是“加密数字货币”,从严格意义来讲,这种称谓并不准确。我一直坚持正本清源,还其本来面目。
《证券日报》:您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比特币没有未来,请问原因何在?
郑磊:比特币具有数量上限,耗电量大(这个耗电量指的是比特币挖币时耗费的电力),不够环保,而且难以监管,实际主要用于洗钱、暗网、逃避外汇监管等不合法的交易领域。这就决定了它投机性过强,易受操控,价格波动剧烈,而且具有通缩经济属性。从货币经济学角度看,这种东西类似黄金,而黄金本位制早已被时代淘汰。
其中,尤其突出的问题是比特币用于洗钱、资助恐怖活动等非法用途,是全球各国联手治理的对象,这就表明它的应用十分有限。如果各国联手共同打击比特币的非法使用,它的命运将会终结。
虚拟币监管
将以不影响创新为前提
《证券日报》:业内普遍认为,现阶段国内最适合发展的是联盟链。请问您如何看,这是否意味着“发币”的公有链目前在国内并没有价值?
郑磊:我认为,我们不能因为目前加密数字币是区块链公有链应用,就彻底否定加密数字币的所有潜在的使用场景。从更广的角度来看,加密数字币属于通证范畴,我一直在研究通证经济,发现有很多公链应用场景必须用到通证,但是这些通证不会成为类似货币的东西,有些可能只作为一种结算记账工具,所以也不会对已有货币金融体系造成冲击,那么,这样的公有链应用并没有问题。
另外,我们在应用公有链时,需要注意的是“去中心化”理念的实现,要结合应用场景和社会实际情况,不要过于理想化地去中心化,比如有人夸张地宣称人人都可以自由发币,这是错觉,稍有历史、政治和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并不具可行性。当然,也有人与我的观点相左,这种认知差距不容易弥合,大家可以多听听、多想想,自己找出答案。
《证券日报》:今年11月份以来,北京、上海等多地监管机构重拳出击加密数字币交易及平台。据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显示,2018年以来,国内173家加密数字币交易及代币发行融资平台已经全部实现无风险退出。您如何看待未来的监管趋势?
郑磊: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阶段,完全“去中心化”不具有稳定存在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基础,因此公有链产品的开发应该慎重,政府应该严格监管,严防投机者肆无忌惮地欺骗蒙蔽普通民众、造成严重的负面社会影响。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这种类比特币的应用非常混乱,国家一开始就做了多次风险提示。但是由于清理不够彻底,导致很多人只是将服务器和技术维护人员转移到了境外以逃避法律制裁,实际上他们仍在国内十分活跃地发展不明真相的客户,以至于大量民众上当受骗。现在国家采取了更彻底的清理手段,我认为非常必要且非常正确。
我认为,资产数字化是大势所趋,这个概念也非常清晰,即被数字化的一定是有价值的,或者是会持续产生价值的资产。这可以是收益权或是可见、不可见的财富(比如数据、知识),只要数字币是与这样的有价值的资产结合的,就应该加以引导和支持,将其纳入一个常规化的监管体系之中,这是监管趋势。这就迫切地需要国家极大地提高监管科技水平。
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需要明确两个维度,即创新与监管。这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要在法律和伦理框架下有序发展,这样才能减少风险、少走弯路,利国利民。我相信未来监管趋势是在以不影响创新为前提下的从严治理。
本报记者 邢 萌
- 标签:
- 编辑:茶博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