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步长江白鲟后尘 东海大黄鱼正在接受野化训练
最近,长江白鲟灭绝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渔业资源、水域生态修复这些以往听起来晦涩、专业的词汇也进入人们日常讨论中。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野生大黄鱼这种许多人家庭偏爱的鱼类,也同样面临生态资源修复的问题。
大黄鱼曾经是东海最重要的渔业资源,但是由于过度捕捞,盲目捕捞以及种群结构退化等问题,东海野生大黄鱼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到上世纪80年代,这个曾经在我国最受欢迎的鱼类在数量上已经岌岌可危。
东海野生大黄鱼还能不能吃到?成为了许多民众追问的话题。
“大黄鱼位列中国四大海产之首,是中国最著名的海洋经济鱼类,产量曾长期处在万吨以上,是以前百姓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我们这代人有责任和义务将它修复起来。”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严小军说。
从难处着手,恢复野生大黄鱼资源
为了加快东海野生大黄鱼生态资源重建,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2019年,浙江省科技厅农村处推出了两个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其中一个项目的目标订得很明确,三年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恢复到1000吨。严小军和他的同事们接过了这一重担。
大黄鱼是一种多年生鱼类,鱼龄较长,生态资源的修复难度较大。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朱华潭督查专员表示,浙江省2013年启动了东海渔场修复振兴计划,经过多年努力,收到了一些效果。但大黄鱼的生态资源恢复效果不明显,正因为如此,东海野生大黄鱼生态资源恢复项目意义特别重大。由于项目难度非常大、指标特别高,三年能否如期完成,他表示担忧。
渔业资源生态修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孙松教授认为,目前对大黄鱼的全生活史、洄游机理、生物习性等研究还不深入,原有的自然栖息地是否还适应大黄鱼的生存,这些问题都有待科学家们去研究,需要的前期工作量非常大。
野化训练,这里的“门道”真不少
传统东海大黄鱼资源量非常少,偶尔被捕到成体野生大黄鱼都会成为网络新闻。唯一的好消息是人工繁育技术已经成熟,每年的增值放流也一直在进行。但是,大黄鱼的游泳能力并不强,投放鱼苗后,在自然海域能否捕到食物,自己又能否逃脱其它鱼类的捕食?上海海洋大学吕为群教授表示,自己并不乐观。
正因为如此,大黄鱼的野化训练被提上了日程。
严小军表示,在研究了大黄鱼在东海的活动区域后,团队选择了中街山列岛附近海域作为野化训练基地。他告诉记者,野化训练采取从纯人工到纯野生的逐渐过渡方法,是项目组为提高增殖放流大黄鱼生存能力的一个重要创举。
为此,项目组研发了一款专用的大型可降解网具。在鱼苗投入海区后,先在网具内生活,定时投喂足够食物,网具能有效保护投入海区初期大黄鱼能避免被大型鱼类捕食,自然的海况也将提升他们的游泳、捕食能力。合理设计的网眼尺寸也能保证一些小型鱼类进入,补充食物来源。该网具具备自然降解能力,在3—5个月内将完成降解,网具的降解周期,刚好与大黄鱼在该海域生活的周期吻合,确保了投放的大黄鱼能够融入野生大黄鱼的队伍。
重建生态,以创新思维破题
大黄鱼自然资源衰退几十年了,新的生态平衡已经建立。突然投放这么多大黄鱼进入自然海域,生态环境是否能支撑?按照目前增殖放流技术,放流存活率在1%左右,按1000吨产量计算,需要投放2千万—2亿尾大黄鱼幼鱼。由此需要投入的巨大经费如何解决?大黄鱼洄游习性等基础研究长期比较薄弱,以此为基础的后续工作如何进行?
对此,严小军表示,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恢复项目是浙江省科技厅历史上资助金额最大的项目之一,它为社会各界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思路。以此为引领,可以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海洋、关注东海渔业资源。
跳出野生大黄鱼,科学家们把眼光放在了东海渔业资源的生态重建上——以野生大黄鱼为典型种类创建东海渔业资源的示范性重建。通过智能装备与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突破群体野化训练与季节性定居化两项技术,重建野生群体种质资源与栖息地,创新野化训练与集聚化的智能技术系统,重新确立洄游路线与机制,重新估算食物链结构与生态承载力,重新建立新型生产方式:形成养—钓—捕新型生产方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全海域海洋牧场。
孙松认为,我国渔业产业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近海养殖业受可用空间、环境污染等问题限制,发展空间几近饱和。近海的捕捞产量也很难再有大幅提升的空间。将深海养殖和大型海洋牧场建设结合起来,不仅经济价值大,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更大,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 标签:
- 编辑:茶博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