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叶制品

惠州:7县区将各建一个千亿级园区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1-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近日,惠州市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2019年考核工作会议召开。这意味着,惠州在2019年制定实施的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将迎来第一份年度成绩单。

  山、河、湖、海共同构成了惠州独具特色的地貌特征——惠州7个县区中,既有较为发达的沿海、沿江地区,也有欠发达的山区、边远地区,面对迥异的基础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作为干部考核“指挥棒”,正在引导各县区结合自身特色,各尽所能、各展所长,把特色做到极致,成为各自功能区的引领者。

  在7个县区探索各自差异化发展路径的历程中,工业园区成为产业集聚的主战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撬动城市竞争力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功能。而今,惠州各县区工业园区的提质增效已提上日程。

  统筹:南方日报记者 廖钰娴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廖钰娴 马发洲 林文通 刘光明宝 乌天宇 卢慧 张峰

  推动园区整合实现“美美与共”

  在惠州1.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百个工业园区散落其上。

  和珠三角的许多城市一样,其中的很多小型工业园曾支撑起了改革开放早期惠州制造业的发展——它们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土地和劳动力,依托“村村点火、镇镇冒烟”的粗放型工业模式,铸就了惠州早期工业繁荣的基石。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珠三角九市共有村级工业园3853个,面积约976平方公里。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无序发展,以及土地管理和使用体制机制的制约,如今,这些土地利用率较低的园区却成了惠州产业经济提质增效的瓶颈。惠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工作报告(下称“全会报告”)直指其弊端,“既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发展难以持续。”

  目前,惠州拥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区、中韩(惠州)产业园3个国家级产业园区。2020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惠州要实施工业园区提质增效行动,把握好作为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城市的有利条件,加快调整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破解工业用地和环保难题。提标升级3个国家级产业园区,支持县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用5—8年各建设1个千亿级重点工业园区。

  惠州工业园区的改造剑指土地产出率的提升,旨在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和集约利用水平,把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优势的载体。针对布局分散、多而不强的上百个工业园区,全会报告强调,惠州将下决心推动园区整合,项目进园区,园区以外不再新批工业项目,要求每个县区都规划好重点发展的园区,引导项目、资金、土地指标等向园区集中,积极创新园区和项目建设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合作共建园区和项目的利益共享机制,针对跨县区或镇街的园区和项目建设,实行生产总值、税收等经济利益由相关各方共享,用利益杠杆调动各地积极性,实现“美美与共”。

  部分县区创新探索园区建设机制

  园区提质增效迫在眉睫。事实上,2019年前后,惠州各县区已陆续开始行动,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创新探索差异化的园区平台建设机制。

  近日,《惠城区招商引资项目入区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布,鼓励符合国家、省发改委公布的当年优先发展产业落户,从投资强度、专家评分等项目规定了惠城区高新科技产业园的入区标准,促进园区招商工作规范化。

  在2019年12月29日举行的惠阳区2019年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暨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动工仪式上,华夏顺泽信息产业集聚区项目、黄金珠宝特色小镇项目、湾东智谷产业园项目等19宗项目签约落户或动工建设,总投资金额达到471.7亿元,预计年税收21.44亿元。此外,惠阳区还谋划推进涵盖新圩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新圩平安金融科技城、新圩花果金融科技城、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和秋长秋月湖新城的“4+1”产业平台,高标准谋划千亿级产业园区平台建设。

  更早前的2019年7月,惠东县白花镇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建设指挥部挂牌成立,瞄准建设国内一流园区,白花新材料产业园将打造成为惠州发力新材料产业“蓝海”的主战场,目前规划、征地、招商等工作已全面启动。

  当前,大亚湾区正在建设一流的园区、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近年来,大亚湾区发挥大项目、大企业的带动效应,延长产业链,发展壮大大乙烯大化工产业,加快发展石化中下游深加工产业集群、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石化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在中海油惠炼二期、中海壳牌化工二期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2018年园区工业产值增长29.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5%,呈跨越发展态势,石化区综合实力跃居中国化工园区第一位。

  一批专业化园区启动建设

  当前,在惠州各县区,一批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谋划的专业化园区已经或即将启动建设。

  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目标,2019年,博罗县启动了一批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初步计划在长宁镇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园,在石湾镇、园洲镇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在龙溪街道、龙华镇建设新能源及新材料产业园,在杨村镇建设现代家居产业园,将博东科技园建设成为智能装备产业园。在此基础上,博罗县提出力争到2025年把沿东江经济带和环罗浮山“三生”经济圈打造成千亿级产业集聚区,探索突破行政区划界线,实现跨区域合作共建园区。

  在发展生态工业过程中,龙门提出重点发展“1234+N”的生态工业体系,即“一个产业园、两个竹木加工专业镇、三大水泥厂、四个绿色矿山、N个工业企业”。其中包括推动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打造生态工业集聚区。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和惠州工业最集中的区域,仲恺高新区2019年持续加强与深圳、广州、东莞等地产业对接合作,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以智能终端、新型显示两大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等产业为方向的“2+1+X”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惠州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核心引擎。并通过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措施,集中引进了一批高端项目,为打造一流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用地集约、布局集中、企业集聚”,在强调推动园区和项目整合的同时,2020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抓好园区周边环境整治和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建设,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声音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

  园区差异化发展更精准承接大湾区产业外溢

  惠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惠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近期重点工作及2019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惠州积极探索与广深莞在跨界地区开展产业合作、创新协同和同城化试点。

  在惠州加速融入大湾区的背景下,打造各县区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将提供何种动力?工业园区的提质增效又将在其中起到何种推动力?

  日前,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差异化高质量发展可以让惠州的沿海、沿江和临山片区发挥各自的资源禀赋优势,通过工业园区的改造优化各县区产业要素的配置,从而更精准地承接广深莞地区的优质产业外溢。

  “惠州的差异化发展兼顾了沿海沿江发达片区和发展比较滞后的北部山区,值得提倡和鼓励。”陈鸿宇说,这种发展模式可以避免县区之间的重复竞争和要素配置浪费,让每个县区在挖掘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发展,不再盲目追求某些特定产业。

  陈鸿宇分析道,惠州临近广深莞的片区是这些城市产业转移和产业链延伸的首选地区,具有无可替代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应该更注重城市品质的提升,加快产业园区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用更优良的人居环境和营商环境承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外溢。

  陈鸿宇认为,惠东、博罗、龙门的山区是生态保护的天然屏障,应侧重发展医疗、康养等生态产业,与惠州中南部地区有所区分,探索形成园区发展新业态。

  ■观察眼

  园区提质增效可借鉴顺德“村改”经验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项目带动,大项目需要高端产业载体。目前,惠州的园区呈现布局分散、多而不强的态势,园区使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长期偏低,制约了惠州的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优势。

  要淘汰落后产能,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园区的整合势在必行,这就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散落惠州全市的小工业园不仅曾经是工业化的“产床”,也是当地小企业赖以生存的平台。

  改革总有阻力,对此,佛山市顺德区的村级工业园改造(下称“村改”)或许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惠州一样,顺德的村级工业园也是早期制造业发展的产物。2018年顺德启动“村改”后,土地权属、“两违”历史问题、既得利益群体反对等困难陆续出现。针对改造中遇到的问题,顺德10个镇街同时发力,主动向省申请并获11项政策支持,出台了45份配套文件,形成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有力破解了历史遗留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11日,顺德382个村级工业园已有120个园区215个项目启动改造,整理出连片土地16983亩,关停淘汰落后风险企业4358家,为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载体。

  较之佛山顺德,惠州的土地资源并不紧缺,在推进园区高标准改造方面,惠州有更多的存量土地可供盘活,应更注重改造过程的稳中求进,以更高的统筹智慧推进工业园整合发展,立足各县区差异化发展目标,打造独具特色的项目、资金、土地指标、人才等要素高度集中的产业大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