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叶新闻  茶叶资讯

无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重发酵过的白茶,它还是白茶吗?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8-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

在昨天的文章下面,有一个同行的留言,村姑陈觉得很有意思。

摘录如下:

.......寿眉晒红一些发酵重一定颜色深,口味上微发酵和中重发酵各有特点。做旧这个词很虚,我19的茶叶重发酵转化的较快然后我还是按19年卖这叫啥?18年微发酵的白茶按16年卖这又叫啥?

在这段留言中,他提出了几个观点。

首先,寿眉发红不一定是渥堆,暴晒也可以晒红。(这是内行才懂得的道理,没做过茶的人是不知道的)

其次,发酵重寿眉就会颜色深。(这印证了村姑陈所说的“咖褐色白茶是渥堆发酵而来”的观点)

再次,微发酵与中重发酵,在口感上各有特点。(确实有差异,但并非特色)

第四,做旧这个词很虚。(做旧这个词虚不虚,得请被作旧老白茶伤害过的茶友来回答。)

第五,2019年的白茶重发酵转化快,就不能按2019年的茶卖,得往前推年份。(这个改年份的理由好小清新,村姑陈拜服)

第六,有人2018年微发酵的白茶,标注成2016年的茶在销售,这才算作旧,潜台词是,他2019年的茶发酵出了超出2019年的口感,所以不算作旧。更深的潜台词是,自已才是良心商家。

《2》

提炼出这些观点之后,不得不说,这位同行很可爱。

他并没有像别的同行那样,一言不合就谩骂。他比他们都有素质,只是心平气和来理论。

所以,村姑陈还愿意跟他聊上两句。

正所谓,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猎枪。

直接来骂的,就算了,拉黑,愿意好好说几句的,那我们就来摆一摆龙门阵吧。

首先,这位同行言道,寿眉发红不一定是渥堆,也有可能是暴晒。

这点倒是说了实话。

渥堆与暴晒,同样会让白茶青叶泛红。

然而,不同季节的白茶作旧,需要因地制宜。

春季的阳光没有秋季多,春季的空气湿度比秋季高,故而作旧春寿眉时,渥堆比暴晒来得有效果。

尤其用于作旧的春寿眉多产在谷雨节后一周。

那时候的春寿眉,价格大大下降,成本低,正是用于作旧最好的原材料。

那时候的天气,湿度仍然很大,气温正在逐日攀升,而云雾层照样很多——因为立夏马上就要到了——在那个春夏之交的湿热天气里,渥堆难道不是最好的作旧方法么?

春天没那么多阳光,但潮湿更胜一筹,采下来大堆茶青闷在那里,一晚上过去自然就红了

多么环保而省成本的作旧方法。

到了秋季,秋老虎仍在作威作福,秋寿眉大量采下来,要想作旧,暴晒确实是个比渥堆更好的方法。

随便找块水泥地,都不用扫干净,直接把茶青一麻袋一麻袋地倒上去,用个大钉钯扫平整,就可以了。

8月初秋那灼热的阳光,加上水泥地吸热又不透气,一个下午就全红透了。

底下铺着的那一层茶青,直接接触水泥的那一层,被烫得更红更软。一压饼,黑的就是它们这一批了。

可见茶友所言非虚,晒也可以晒红。

但是,就算是秋寿眉作旧,用的是暴晒法,但照样是厚厚堆积一层进行暴晒的,夹在中间的那些茶青,被阳光与地面两重热源夹击,又不透气,同样是处于渥堆的环境中。

这与黑茶的厚堆加湿加热发酵,岂不是一样么?

故而,村姑陈说作旧老白茶渥堆发酵,并没有错。

只是秋寿眉的渥堆发酵,是在秋季的烈日下进行的,这就给了部分人以错觉,觉得“作旧秋寿眉是晒红的,不是渥堆渥红的”而已。

《3》

同行的第二个观点,印证了村姑陈的论点,在这里就不多作叙述了。

感兴趣的看官,移步昨天的文章去看吧。

同行的第三个观点,说,(白茶)微发酵与中重度发酵,在口感上各有特色。

这个就在偷换概念了。

我们先来看白茶的名词解释。

白茶,是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innaeus.) O.Kuntze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萎调、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品种。

而在以发酵程度来进行的茶叶分类里,白茶是归属到微发酵那一类去的。

绿茶不发酵,红茶黑茶全发酵,青茶半发酵,黄茶轻发酵,白茶微发酵。

那么,同行所言的“白茶中重度发酵”,是什么东东?

难道中度与重度发酵后的茶叶,不该归属到红茶和黑茶当中去吗?人家白茶可是微发酵型的茶,中度与重度发酵之后,就不算是白茶了。

故而,中度与重度发酵后的白茶,不能称为白茶。

就像那些明星,你国籍都改了,还能算作中国人么?

就算这些中度重度发酵的茶叶,很符合某些茶友的口味,也不能称之为白茶了。

只能称为“白茶茶青中度重度发酵后做成的茶,我个人很喜欢喝。”

个人的喜好,是不能代替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国家标准规定是白茶是什么发酵程度,就得按标准来。

不是自已想怎么定就怎么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

螳臂挡车,可不行。

平躺拍摄

阳光下竖拍

《4》

同行的第四个观点,觉得作旧这个词,很虚。

关于作旧这个词,虚不虚,我觉得所有喝过作旧老白茶,买过作旧老白茶,被作旧老白茶伤害过,以及现如今仍然深陷作旧老白茶囹圄的茶友们,比村姑陈更有发言权。

正如某句网络流行语所言:你没有我的经历,就没有资格劝我善良。若你有我的经历,你未必有我善良。

只有切身利益受损过,才知晓伤害有多深。

不是轻描淡写一句话,就可以揭开不提的。

有人说,作旧老白茶味道还不错,所以作旧老白茶是可以存在的。

此言大谬。

作旧,本身就是一种欺骗。拿2021年的新茶,当成2018年的老茶卖给你,你能接受这种欺骗么?

举个例子。

30岁的小红跟25的小明相亲。

小红为了达成跟小明结婚的目的,把自已的年龄改了,改成22岁。由于小红长了一张娃娃脸,看上去就是22岁的样子,小明便深信不疑。

到了办结婚证的时候,身份证一拿出来,赫然写着小红已经30岁。

这时候若你是小明,你生气吗?感觉受到欺骗吗?若你是小明的父母,会同意娶这个说谎的媳妇进门吗?

如果换作这位同行,会不会同样觉得,改年龄这个词,很虚呢?

也许他会觉得小红是善意的谎言,宽容地娶了她吧。

成就一段姻缘,也是一桩好事。

《5》

同行的第五个观点,认为自已2019的茶,因为加重发酵,已经达到了超出年龄的成熟度,所以,改年份,提前年份,是可以的,这并不是作旧。

这个观点,就更加地不靠谱了。

过分主观。

前面已经说过,加重发酵,就已经不是白茶的工艺了。所以,加重发酵的茶,还按白茶在卖,还要提前年份卖,这不是很滑稽么。

一个改了国籍的明星,对外宣传自已是中国籍,要享受中国明星的待遇,并且还瞞报年龄改小岁数,这是会被雪藏的。

另外,难道一款加重发酵的茶,因为拥有了超越年龄的口感,就可以改年份卖么?

当然不行。

前文提到的小红,因为长着娃娃脸,就可以30岁改为22岁吗?当然不行。

户籍警官是不会同意的。

一款茶的年份,指的是它的生产年份, 这是约定俗成的一个行规。

一款茶在出厂时,相关部门要求它要标注生产日期,也是要求要如实标注,不能擅改的。

如果这款茶有几个日期,一个是采摘日期,一个是压饼日期,一个是出厂日期,如果想分明注明的话,也是要求如实注明的。

不能擅自改动,不能自已想写哪一年就写哪一年。

谁都可以随便写自已产品的年份,觉得像哪一年就写哪一年,岂不乱套了?

那估计会出来50年陈的老白茶吧——那个茶掌柜会梗着脖子告诉你,我的茶提前发酵,已经陈化出50年前的口感来了,当然可以当成50年的老白茶销售!

那振振有词的样子,大家都不好意思跟他去争辩。

只能不买他的茶,像看国王的新衣一样,让他自已享用这些“50年”的好东西了。

《6》

同行的第六个观点,认为别人把2018年的、按白茶微发酵工艺制作的茶,改年份,改成2016年的销售,这才算是作旧,算是欺骗,而他,虽然把2019年的茶卖出2016的价格,但因为自已的茶是加重发酵,已经拥有了2016的口感,所以不算是欺骗。

有点绕。

再举个例子吧。

前文相亲的故事,若按同行的理论,就是:

30岁的小红跟25岁的小明相亲,由于长着娃娃脸,跟22岁一样,所以她把自已年龄改成22岁,这不是欺骗。

30岁的小玉跟25岁的小明相亲,长着一张30岁的脸,还把自已年龄改成22岁,这才是欺骗。

这套认知,如果是放在茶叶的年份上,可能普通消费者会被绕进去,认为是可行的。

但如果把这套理论放在人的年龄上,大家就知道这是不可行的了。

至少法律就不允许这样改年龄,户籍警那一关就过不了。

不管一个人长得显年轻还是显老成,他是哪年生的,身份证上就只能写哪年生的。

擅自改了,就是违法。

那么,一款茶加重发酵,发酵出超前几年的口感,也不能擅自改出生日期。哪年的茶,就得老实写清楚哪年。

擅自改了,也是违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7》

另外,需要划重点的是,加重发酵,并不会让一款新茶喝起来像老茶。

这是着重要澄清的一个问题。

渥堆,暴晒,加重发酵,会让一款新白茶,失去鲜爽感,味道暗沉,但并不代表它就会生成老白茶的味道。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如果喝过年份真实的老白茶的人,必定不会认同这个观点。

年份真实的老白茶,它最大的价值,在它的汤水。

香气这个东西,很难界定,张三说有枣香,李四说没枣香,我们又不能收集气体飞过去按着张三的鼻子让他好好再闻一次。

但汤水里的稠度和滑度,却是极容易达成共识的一件事。

稠度像不像牛奶,滑度像不像豆浆,这是可以找到统一标准的。

作旧的老白茶,味道可能会重一点,也就是汤水中的茶多酚和咖啡碱、以及茶红素和茶褐素可能会多一点,它们共同作用,会让人觉得这茶味道重。

但是,重,并不是稠,也并不是滑。

稠和滑,是细胞液形成的一种口感。

渥堆和暴晒作旧的茶,尤其是暴晒出来的茶,细胞中的液体,细胞中的养分,早就被折腾得三魂少了两魄,哪里还会有稠度和滑度?

这一点,参考方便面里的脱水疏菜和菜市场沤烂后晒干的蔬菜,便一清二楚了。

所以,加重发酵后的茶,只会味道重,绝不会汤水稠滑,滋味醇厚,如真正老白茶一样成为琼浆玉液。

一年的茅台是酒,三十年的茅台, 才是陈酿。

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文章。

,周迅与李大齐,sivhd,monstrum http://www.cityruyi.com/lm-1/lm-1/1271.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辽沈人才网,闪闪的红星简谱,84岁球迷见郭艾伦
  • 编辑:茶博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