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叶新闻  茶叶资讯

白茶、岩茶、红茶,六大茶类中哪些茶叶适合闷泡?哪些要快出水?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2-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

春节最有趣的地方,莫过于是在茶桌上。

家人朋友围在一起喝茶,有时候聊家常,有时候聊茶。

趣味相投,总有说不完的话,分享不完的故事。

但有时候发现,某些长辈的想法真的很固执,讲也讲不听。

比如,大家在喝红茶的时候,有位叔叔年纪的人说,茶要闷一闷才好喝,才能出味道。

我们这些小辈也不好阻止,只能笑笑,劝他茶叶还是喝淡一点对身体好。

结果那位叔叔,直接开始现场“授课”了。

“你们年轻不懂,我们喝了这么多年茶,都知道茶好不好,闷过就知道了。”

“禁不起闷的茶,怎么能叫好茶?经验教给你们了,平常到外面喝茶的时候不要被骗了啊!”

大家对视一眼,默不作声。

尊重长辈,不能拂了对方面子,理所当然。

在公众场合,也没必要拒绝人家的好意,显得自己不懂事,显得喜欢跟老人家叫板。

但至于要不要全信,是真是假,还得自己思考和判断。

现实来看,被长辈“误导”而走弯路的例子,不胜枚举。

正是应了太虚幻境里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

《2》

好茶不宜闷泡,已经成为了圈内不成文的共识。

这并不是道听途说,而是经过自己以及各位茶友实践经验的。

所以,优质的红茶,照例也不适合闷泡。

但为什么又一直流传着,“好茶不怕闷,闷过就知茶好坏”的说法呢?

其实,这两者间并不矛盾。

所谓的好茶不怕闷,指的是好茶就算闷久了,也不会有怪味、异味,并且比起劣茶来说,苦涩感会低上许多。

不过,并不代表好茶闷泡过后,就不苦不涩。

只不过相较之下,好茶的苦涩比劣茶更加轻柔,不至于太刺激。

但如果作为日常品饮,闷泡会使好茶变得浓酽苦涩,不好喝。

话又说回来,在有一种情况下,闷泡是名正言顺的,那就是茶叶审评赛。

比如在武夷山的各大斗茶赛中,等待被审评的数款茶叶,需要被长时间的闷泡。

1分钟,3分钟,5分钟,或是更长时间,之后再出汤。

而闷泡的目的,是为了在短时间内测试出参赛的所有茶里,哪款茶味道最好,哪款茶味道最苦。

再对比香气是否纯正,有无杂味,汤感是否醇厚,有无怪味或其它不好的表现。

然后把那些苦涩感最强烈,怪味最重,汤感最刺激的那款茶找出来,低分出局。

由此可见,茶叶审评是为了找缺点,通过闷泡,把每款茶的缺点都尽量放大。

接着,从中找出缺点最大,最严重,最不可忽视的那些存在。

并且想要做出准确的判断,需要专业的审评人员来进行。

作为一个普通的茶客,在日常喝茶时,面对闷泡后的茶汤,只会是给味蕾找罪受。

喝好茶,自然是要享受鲜爽清甜,找优点。

故而,好茶确实不怕闷泡,但平时喝茶,还是不建议这么做。

《3》

想体验优质好茶的原汁原味,快出水即可。

我们所定义的“快出水”,是从注水到出尽大部分茶汤,时间尽量控制在7-8秒左右。

初学者可以稍微放宽标准,10秒内出汤即可。

尤其是在前几冲中,不闷不坐杯,沸水注入之后,便快速出水。

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才是一泡好茶的原汁原味。

内质均匀释放,汤水浓淡适宜,不过度浓郁,也不觉得寡淡,符合大多数人的喝茶口味。

每一冲的汤水,都有微妙的变化,循序渐进,层次多变。

香气和滋味的呈现,宛若一条平稳的抛物线,由浅入深,再慢慢回落,不会让人感到太大的落差感。

但我们发现,很多朋友以为的“快”,并不快。

最常见的,就是盖碗合盖以后,左拨右拨,之后再出汤。

或者是注水完毕后,先把手上的烧水壶放回原处,再不急不慢地倒出茶汤。

其实,这些步骤做完以后,早就超过了“快出水”的时间范围,而被归类为“闷泡”。

正因如此,有人反映自己明明做到快出水了,茶叶还是很苦不好喝。

原来,此快出水,非彼快出水。

当然,如果是喝茶口味比较重的茶友,可以自由调整时间。

喜欢喝味道浓一点的,或者是苦一点的,慢一点出汤也无妨。

或许在这部分茶客看来,只有长时间闷泡的茶,浓酽苦涩的茶,才够劲道,够刺激,够有滋味。

快出水的茶汤,对他们而言,反倒显得清莹缥缈,味道淡。

味道的浓和淡,我们可以通过出汤的时间来掌握。

但喜欢喝清淡一些的茶友,或者是新茶友,仍然建议像村姑陈一样,快出水。

《4》

盲目闷泡,会降低茶叶的耐泡度。

闷泡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茶叶和水的长时间接触,让物质大量释放出来。

这种释放,是提前的,是过量的,是超过不多数人接受能力的。

高品质的茶,养分充盈,在正常冲泡下,到了八九冲才会慢慢变淡。

但如果在前三冲就坐杯和闷泡,则会让原本可以均匀释放在十冲里的物质,被浓缩在了一起。

举个恰当的例子,一间只能住6个人的宿舍,突然一下子变成了10个人。

必然是拥挤不堪,伸不开手脚的。

所以,闷泡而来的茶汤,里面所含有的物质过量,尤其是咖啡碱和茶多酚物质。

浙大的王教授曾说过,茶叶中的各种物质所释放的速度是不同的。

在闷泡的时候,跑得飞快的是茶多酚和咖啡碱。

当它们被从茶叶当中闷出来,析出到茶汤里,再被喝进肚子里。

大量摄入,对身体会产生负担,除了变得更加亚健康之外,没有好处

并且,长期过量喝浓茶,喝进太多多酚类物质和咖啡碱,还会增加痛风危害。

因此,对于那些重口味的喝茶者来说,口腔是舒服了,但身体呢?

不管是什么时候,喝茶都建议清淡一些。

况且在当下这段时间,大家都刚从春节假期的大鱼大肉,恢复到正常饮食。

承受了很大负担的肠胃,也需要一杯清淡的茶汤,来缓解油腻,加速代谢。

把不好的东西排出体外,才能更好地吸收养分。

而即使是老茶客了,十几年来已经习惯了浓酽苦涩的茶味,也不提倡一错再错。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5》

闷泡的后遗症,持久而深远。

一个不懂喝茶,或是从来没喝过茶的人,如果一下子喝到一杯又浓又苦的茶,大概率是会怀疑人生的。

茶叶怎么苦,怎么会有人喜欢喝?

你看,闷泡,只会破坏一个人对喝茶的美好印象。

更严重的,还会变成阴影。

并且,一旦喝惯了浓茶,习惯闷泡,就很难再回归到正常的味蕾。

殊不知,六大茶类中,大部分好茶之间都是相通的。

清甜鲜爽,香清甘活,才是正道。

当口味变重后,再喝好茶,只会觉得寡淡无味。

势必要狠狠地闷泡,把咖啡碱和茶多酚都闷出来,才觉得够味。

但谁又是一开始就喜欢“苦”的呢?

若非因为走了弯路,闷泡茶叶,非浓苦的茶汤不能入口,根本不会沦落到此地步。

没关系,从现在开始,调整泡茶手法,还你一个全新的喝茶体验。

善待自己,也善待好茶。

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文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唐思 雨邢烈寒最新,思念谁吉他谱,苏宁电器股票
  • 编辑:茶博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