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叶新闻  茶叶资讯

春茶季下的福鼎白茶兴衰史,荒野白茶逐渐隐退,生态白茶粉墨登场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4-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

今年的荒野白茶,现在可以盖棺定论了,那就是,产量少得可怜。

当然,我不知道别人家的具体产量有多少,毕竟这是商业机密,产量这种数字是轻易不能透露的。

比如人家跟我说,今年荒针做了两担,这就很离谱,村里人都不会相信是真的,因为三四户人家加起来才有这个量。

除非收外面的青来做。

再比如人家跟我说,今年荒针做得不多,才50斤,当然这个数字是基本准确的,但万一很快卖光了,客户要再去买的时候,他怎么办?

如果用别的针替代,旁边的吃瓜群众肯定会说,哎,你不是才50斤么,怎么卖了200斤出去?

SO,到了茶农家里,特别是不熟悉的,千万不要问产量。

问了也得不到真实答案。

大家都会留一手。

当然,刚下来的新白茶,也别担心没货,就算没货了人家也可以去邻居家调给你。

出门左拐就有了。

《2》

这两天荒野牡丹也采摘结束了。

谷雨后如果有空,可能还会采一批没有品级的荒野茶——基本上没有芽,只有叶和梗,但因是真正的荒野,极度的荒野,故而,我也会收了它。

这没品级的荒野茶,加上之前采的荒野银针与荒野牡丹,今年的荒野茶,便算是完结了。

细数一下产量,今年的荒野茶,比去年,少了一半。

具体地说,是一半多。

每个春茶季,荒野茶都是我的重头戏,没办法,老茶友们会一路订下去,年年一到年货节,还没开春,就在催,明年的荒野茶记得给我留几斤。

我问,几斤呢?

每每这时候,再有钱的茶友都会犹豫不决,不是差钱,是既想多要一点,又担心家里放不下了,于是在思考,如何提高收纳技术,在家里满墙满柜的存茶间里,再多辟一块地出来,再存一箱荒野银针,或者荒野牡丹。

有了这份任务与重托在肩,春茶季还没开始,我就在催老S,哎,今年的荒野茶,你盯着做啊,尽量多作点。

他一般总是唯唯诺诺地应着。

到了昨天,晚饭后,他喝了半碗米酒,跟我说,今年的荒野茶,做出来只有去年的一半。

然后说,你骂我也没用,今年就只采到这么多。

李麻花急得跳起来,看到老S认怂的样子,一扭头看到嫂子在切清明粿,又坐了回去。

她对拿刀的人有天然的惧怕。

《3》

我再给老S倒了一碗米酒。

其实这种农家自酿的米酒,后劲挺大的。

其实我就是想让他再醉一点,把荒野茶产量下降这么多的原因全倒出来。

然而他没等我诱导,自己就吐了个干干净净。

顺带还把自己的亲戚们吐槽了个遍。

他的堂叔和堂婶,有一片很大的荒野茶园,从去年开始,管理起来了。

心疼这些茶树没人照顾,想第二年多采一点,多卖一点钱。

就给它们修剪了。

剪短了。

原本一两米的高挑荒野白茶树,被剪到了1.5米左右。

婶婶得意跟他说,剪矮一点,好采。

当时他差点没有一口气背过去。

看他脸色不太好,堂叔还跟他献宝,说去年把一块原来和黄栀子套种在一起的茶园,砍掉了黄栀子,现在全种上白茶树了。

听人说跟黄栀子套种过的白茶,花香更好,到时候那一片茶园,随便老S去采,不收钱.....

叔叔唉,这是钱的事么?

这段时间听完,我也郁闷了。

一扭头,S已经跑了。去看傍晚摊晾的茶青了。

“他可能无法面对我们”,李麻花善解人意了一回。

《4》

从去年起,村姑陈已经不无忧虑地看到,荒野白茶,正在一点一点,淡出我们的视线。

茶农们把它们给管理起来了。

彼时,村姑陈已经看到了这背后的隐患,忧虑重重。

然而,今年,更多的人,开始管理起自己家的荒野白茶树,修剪,整顿,各种爱护有加。

希望能高产,期望能靠它获得更多的收益,提升生活品质。

这种被管理过后的荒野白茶树,它身上的野劲,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一点一点地磨灭。

不荒了,也不野了,这样的荒野白茶,还叫荒野白茶么?

不能了。

也许今年,明年,它们身上的荒野气仍然残留了一些,一般人还喝不出现在的它们与从前的它们之间的差距。

但假以时日,明年,后年,大后年,大大后年,随着时光的流逝,原本浓郁的荒野劲,也会在这些被日复一日人工管理起来的荒野白茶树身上,日渐减少,直至消失。

到那时,这些原本根正苗红的荒野白茶树,将变得不再荒不再野,跟台地茶,也区别不大了。

就像方仲永,昙花一现之后,最终,泯然众人矣。

《5》

我们呆坐在山坡上。

看着天上的白云。

李麻花问我,万一再过两年,所有荒野茶,都被管理起来,都高产量产,都变得不荒不野了,我们怎么办?

那时候,福鼎白茶里的顶级明珠,又由谁来担当呢?

那时候,人们想喝顶级的福鼎白茶,该喝谁呢?

我沉默。

一直以来,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荒野白茶,就是福鼎白茶皇冠上那颗璀璨的明珠。

我们刚刚认识荒野白茶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才短短几年的时光,它就即将要成为历史的遗迹。

我们以为,我们的缘份,会长长久久,直到海枯石烂,谁料得到,荒野茶从天生天养,到人工管理,只在于人们的一念之间。

从前白茶行情不好,荒野茶便荒了,野了。

现在白茶行情大涨,荒野茶若继续荒野下去,产量这么低,又如何能让渴盼改善生活品质的劳动人民们满意呢?

荒野白茶树的人工管理,是一条不归路。

却又是我们的螳臂,挡不住的滚滚洪流。

这是时代的烙印,亦是白茶发展的必然。

我们叹息,而我们又只能接受。

《6》

平心而论,今年荒野白茶产量减了一半,除去茶农把荒野茶园管理起来之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原因,就是降雪。

2月下旬的那场雪,冻伤了一部分的荒野白茶树。

它们便少发,或者不发新芽新叶了。

从而影响了大部分的产量。

从这个角度来说,茶农们把荒野白茶树管理起来,是有好处的。至少,下次再遇上降雪倒春寒这样的恶劣天气,茶树们能得到更好的保护、顺利躲过一劫。

留得荒野茶树在,不怕没茶喝。

若从这点来考虑,荒野茶树的保护,是正能量的。但让它失之荒野,又是令人扼腕叹息的事。

从现状来看,荒野白茶树的野劲,是一年小似一年了。

不得不感慨,早些年果断下手收藏荒野白茶的茶友,是极为英明睿智的。

如今的荒野白茶的野劲,哪能与早些年那纯粹又纯正的荒野劲相比呢?

当然,若拿现在的荒野白茶,跟三五年后的荒野白茶去相比,那当然会胜出许多的。

那么,现在能收荒野白茶,就多收一些吧。

也许过几年,荒野白茶,便要退出舞台了呢。

(2017年的生态有机茶园)

(2017年的生态有机茶园)

(2022年的生态有机茶园)

(2022年的生态有机茶园)

《7》

有落,便有起。

有兴,便有衰。

自然规律,便是如此地令人喜忧参半。

在忧伤荒野白茶产量大降且荒野劲会渐渐降低的时候,我们欣慰地看到,生态白茶,正在兴起。

以有机的方式种植出来的生态白茶,它们拥有更纯粹,更干净,更清雅的汤水,与更高雅的花香。

兴许,它们才是未来,福鼎白茶皇冠上那颗新的明珠吧。

兴许,过几年,大家不再敢轻易购买荒野白茶,怕这是被管理起来的荒野树时,可以放心地购买生态有机白茶。

它们的购买力,更加令人放心。

别的茶,是凭介绍购买,而生态有机茶,是凭证购买。

有机证,就是它最好的身份证明。

这块金字招牌,虽然昂贵,却省下了多少踩雷的烦恼。

有机二字,便是明证。

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文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童装世界,一年级上册数学试卷,马尔代夫11月天气
  • 编辑:茶博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