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马头岩老丛 VS 2019慧苑古井,猜猜看,谁胜了?
《1》
前阵子,围观了两位朋友的斗茶。
他们分别带了正岩老丛出来分享,A朋友带来的老丛水仙,山场来自马头岩,是去年的茶。
B朋友带来的老丛,据说是慧苑古井的,不过是前年的茶。
而麻花作为围观群众,很欢乐地蹭了一场茶。
喝茶感受如下。
A朋友的老丛,木质香丛香更显,汤水里的兰底清晰,茶汤中的醇厚度,在老丛堆里算是保守发挥。
B朋友的老丛在泡出来后,大家都在惊呼,这汤感好稠!像糯米汤那样,入口甘甜顺滑,每一口茶汤都带有饱满的茶味。
甚至于,在喝茶时,B朋友还在得意地打趣。“这泡老丛的滋味感很强,你连喝几杯下去,会有一种很饱的感觉。”
诚然,那泡慧苑老丛的汤感,的确值得表扬。但让麻花感到美中不足的地方是,丛香稍逊,花香较弱。
那场小型的斗茶PK,斗到最后,还是没能分出胜负。
依麻花意见,那泡马头岩老丛的表现,值得一个全能项的奖牌,挑不出毛病。
而慧苑那款,在茶香上虽有偏科,但论汤感绝对是老茶客钟爱的口味,可以拿到单项冠军。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但有好茶,夫复何求?
《2》
那天的喝茶,原本是我们几个人打算碰面小聚。
然后,中场来了次即兴斗茶。
那场小型的老丛斗茶PK,气氛很欢乐。
吃吃茶点,喝喝茶。
等到最后,A朋友在一片狼藉的茶桌上拍照发朋友圈,晒了那两泡茶的叶底,以及它们泡淡的尾水。
“2020马头岩老丛VS2019慧苑古井,猜猜看,谁胜了?”
很快,他在工作群里认识的朋友,就在下面毫不客气地评论。
“用去年的茶去比前年的茶,你们简直是瞎评,真正的岩茶审评不是这样的!”
A朋友那天心情很好,没有理会这条评论。
不过,他随口就和我们提了起来。
B朋友很仗义,直言说,“别理他,总有些人喜欢咸吃萝卜淡操心。”
但麻花却在想,作为普通茶客,有必要去遵守岩茶专业审评的条条框框吗?
答案是,当然没有!
《3》
针对不同的场合,岩茶审评适用的标准,有很多。
例如,GB/T 23776-2018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例如,GB/T 18797-2012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
例如,SN/T 0917-2010 进出口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
例如,DB35/T 1545-2015 武夷岩茶冲泡与品鉴方法。
分门别类,林林总总,应有尽有。
当然对于武夷岩茶,平时最常见的还是盖碗审评法,具体操作过程要求,原文附如下:
“沸水烫热评茶杯碗,称取代表性茶样5.0g,置于110ml倒钟形评茶杯中,快速注满沸水,用杯盖刮去液面泡沫,加盖。
1min后,揭盖嗅其盖香,评茶叶香气,至2min沥茶汤入评茶碗中,评汤色和滋味。
接着第二次冲泡,加盖,1min-2min后,揭盖嗅其盖香,评茶叶香气,至3min沥茶汤入评茶碗中,再评价汤色与滋味。
第三次冲泡,加盖,2min-3min后,评香气,至5min沥茶汤入评茶碗中,评汤色和滋味。
最后闻嗅叶底香,并倒入叶底盘中,审评叶底。
结果以第二次冲泡为主要依据,综合第一、第三次,统筹评判。”
如果非要上升到审评专业角度,那次在聚会时的老丛水仙斗茶,只能说纯属小打小闹。
因为,按照标准规定,审评室环境标准要求有一箩筐的规定。
至少为了专心评价茶味,环境清净与清幽是必须的。
而那天在朋友的店里,熙熙攘攘围坐了五、六人不说。
一旁还有仨已经放暑假的小孩,吵闹得不亦乐乎。
还有,从专业配套上,像评茶盘、叶底盘、计时器等,也统统没有准备。
甚至连审评碗都没上,直接按照日常泡法去较量。
盖碗冲泡,茶汤沥入公道杯内,沸水冲泡,快出水,没有闷泡……
还是那句话,重在参与,重在体验。
普通茶客在喝茶时,还真没有必要去墨守成规!
毕竟,审评泡法与日常喝岩茶,有不少违和处。
对照前面那段,长长的条文内容。逐一列出来,有不少内容值得认真掰扯。
《4》
审评泡法规定,要称取代表性茶样5.0g。
这点,不适合日常。
如果买到手的岩茶,直接是罐装散装的,那倒还好说,直接称茶便是。
并且称的时候,还要注意取样的代表性。最好是倒一盘干茶出来,略加筛分。
太粗的条索,不要。
太碎的干茶,不要。
取中间段的茶样,更能体现代表性。
但在日常喝茶时,朋友之间突然起了斗茶兴致,往往是拿两泡茶出来现场PK。
至于茶叶的整碎度等,没法统一。
再加上,那天喝的两泡老丛都是泡袋装的。
不过A朋友的马头岩老丛是8.3克装,而那泡慧苑古井的老丛,则足足有10克。
这多出来近20%的茶量,会让后者在汤感醇厚饱满度上,抢跑一步。
但对此,A朋友并不计较,方寸丝毫不乱。
“他这10克已经超量了,如果掌握不好还会导致茶味泡浓发苦,也不占什么优势!”
最后,对照5克的审评泡法。
平时我们在买岩茶时,一泡茶至少有装8克。
要是剪开泡袋后没有一次泡完,那剩下来的3、4克茶装在已经开口的袋子里,实在鸡肋。
剩下来的茶再继续泡来喝,茶量太少,不够一泡。
而继续留下来,又容易跑气。
还不如,索性一次性泡完,来得更省事!
《5》
审评时的暴力闷茶法,日常不可取。
闷泡这一泡法,既浪费,又不健康。
因为,第一道茶闷两分钟出汤,第二道茶闷3分钟出汤,第三道茶闷5分钟出汤。
一套闷茶审评流程下来,哪怕再好的茶,也会被闷浓闷苦涩。
何况在连续闷过3冲后,要是打算再继续往下泡,那么会因为茶味提前消耗过多,导致不耐泡。
从喝茶体验看,这样闷出来的茶在绝大多数的茶客嘴巴里,尝起来就是浓、苦、重。
丝毫感受不到品茶的乐趣与美妙。
当然,专业审评岩茶的评茶员与专家们,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也是凡体肉身。
断然做不到,一次性喝下这么多的浓茶。
要不然,势必会喝到茶醉与头发晕。
所以在评茶时,他们大多数将茶汤喝进嘴巴里尝过滋味后,会将口中的茶水吐掉,再试下一款茶。
最后,在不少岩茶审评场合,常常是十几款茶、甚至是大几十款茶,一齐上阵。
在评茶员眼里,如此大规模的审评仅是为了工作(快速筛选出好坏),而不是为了喝茶享受。
日常喝茶时,按这种方式泡茶,断然不可取。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普通茶客在和朋友见面喝茶时,一般两、三泡茶喝下来,足够消磨小半天时间。
要是摆出审评的阵仗,同时泡出八、九款茶摆上茶桌,拍起照片来看是大场面。
但实际上,这些茶往往会因为喝不完,导致一泡茶仅喝两三冲就倒掉,实在太可惜。
另外,日常喝茶主要是为了享受与消遣。
为此,自然是喝浓淡适中的茶味,风味更佳。
用盖碗泡岩茶,日常泡茶思路是,前几冲要快出水,注水完毕即可沥出茶汤。
等到五六冲之后,茶味陆续泡淡,才需要适当闷一闷,直至茶味泡淡。
快出水冲泡,泡出来的茶汤更香、更爽口。
而闷出来的茶,类似浓油赤酱,口味浓烈不说。
茶香还会在长时间闷泡过程中被耽误与消耗,导致揭盖闻香时,失去了几分轻盈质感。
喝岩茶,为了岩茶泡出浓淡适中、更香、更好喝、更耐泡的状态,自然是选快出水为上!
《6》
提到审评泡茶与日常喝茶的违和之处。
除了投茶量与泡茶时间外,还听过不少吐槽。
比如,觉得从审评碗里舀茶,容易洒出茶水,还是公道杯倒茶更方便;
比如,要掐着时间去闻香,实在太心累。总觉得是出汤后再闻香,才不会导致茶汤被闷太浓。
比如,盖碗泡岩茶时,不是逢泡茶就得刮沫。
一言概之,将专业审评的条条框框,安在日常朋友之间的喝茶交流上,简直是开玩笑。
持着一副自认为懂茶的优越感,认定普通茶客喝茶交流是在“瞎比”。
麻花只想回俩字过去,扯淡!
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文章。
,大江大河剧情介绍,夺面煞星宝莱坞,地上地下全集下载 http://www.cityruyi.com/lm-1/lm-1/1554.html- 标签:,广州统计教育培训网,2021最新地址一二三四五六,请示报告格式范文
- 编辑:茶博士
- 相关文章
-
2020马头岩老丛 VS 2019慧苑古井,猜猜看,谁胜了?
《1》 前阵子,围观了两位朋友的斗茶。 他们分别带了正岩老丛出来分享,A朋友带来的老丛水仙,山场来自马头岩,是去年的茶。 B朋友带…
-
#养花大全 蓝雪花最全养护来啦,温度篇!(一)
,给我一支烟剧情介绍,郑州扫黄,配股对股价的影响 http://www.cityruyi.com/l…
- 谨防蚊虫!这4种植物,家中常备可驱蚊虫,降温又实用
- 攻略来了!冲泡白茶饼的详细流程,看一次就能学会!
- 绿茶喝嫩,红茶喝香,白茶喝老?误人子弟的买茶指南趁早舍弃吧!
- 演给外人看?周扬青绯闻男友密会美女被曝,幸福只是假象
- 开播3.0分,许凯程潇主演的这部剧,活该被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