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茶叶市场黑社会(芳村茶叶市场打架)
喝绿茶的好处:抗菌研究显示,绿茶中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部分细菌有抑制效果,同时又不致伤害肠内有益菌的繁衍,因此绿茶具备整肠的功能。
娄底曾经是全国的茶叶主产区,茶叶曾经是娄底经济作物的主要品种。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出现衰退,茶业陷入低谷,近年又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态。然而我国茶业之间竞争日趋加剧,茶产业发展困境逐渐显现,对娄底茶业而言危机和机遇并存。重整茶业雄风,再造茶业辉煌,对促进娄底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娄底茶叶产业兴衰历程回顾
虽然红茶本身是温性食物,能在体内制作出热能,可是与生姜搭配来做成的生姜红茶中,生姜的减肥功效是最显著的!在我们平时的烹调中,加入些许生姜调味,摄入食物后,身体会变得十分暖和,这是因为生姜中的各种成分发挥了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等作用。姜酚和姜烯粉都是生姜的辛辣成分,能抑制脂联素的减少,脂联素能修复损伤的血管,不但令血流畅通,同时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值,调整血糖等等功效。使我们在吃了生姜之后,四肢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得更畅顺,体温升高,脂肪就能燃烧得更彻底了。同时,脂联素分泌量减少时,人体容易肥胖,而相反增多时就不容易令人发胖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后,肠胃等内脏器官也能得以活化,特别是促进了肠道的蠕动能力,改善便秘,令排便更畅通,体内的多余废物与毒素也能顺利排出体外,对于瘦腰腹有明显的功效。
1、曾经辉煌的历史。娄底茶叶历史悠久,记载始于唐朝。清末到民国初期已成为全省重点产区之一,年产2000-2500吨,绿茶销往全国各地,红茶销往欧美、南洋及俄国。1974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茶叶生产工作会议上,涟源、双峰、新化被定为全国100个年产5万担(2500吨)茶叶基地县。1980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29.82万亩,产茶1万余吨,产量产值居全省第二,出口量居全省第一。全市204个乡镇都有茶园,3333个村中3301个村有茶园,有红碎茶厂78家,红碎茶出口曾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全省的三分之一。
2、多年深刻的教训。上世纪,娄底茶叶以出口为主,198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和欧盟对我国实行经济制裁,加之苏联解体,我国茶叶出口受阻。从1993年开始,茶企大量停产,娄底茶叶步入衰退期,面积不断减少,产量逐年降低,茶企基本无存,最低时,采茶面积只3万余亩。娄底茶叶之所以出现大的衰退,当中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
(1)没有及时调整思路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1984年开始茶叶市场经济改革,已经习惯计划经济的茶叶产业,表现出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茶企没有及时调整思路,改变行为,娄底茶叶产业因此出现一个较长时间的阵痛期和适应期,没有持续发挥优势。
(2)在茶叶出口停滞的情况下没有及时转向内销市场。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茶叶消费增长快速,茶叶市场兴起,如广州芳村茶市、北京马连道茶市、西湖茶市等引发茶叶消费者的关注,带动了国内茶叶的消费。在此期间福建铁观音、浙江龙井、云南普洱相继掘起,各领风骚,引领中国茶叶市场消费的潮流。而娄底茶叶没有积极参予其中,错失发展机遇期。
(3)忽视质量安全,复制茶的生产对娄底茶叶造成巨大危害。复制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达到顶峰。由于复制茶产品品质低劣,到后期发展为参假参杂,致使市场全面抵制复制茶,包括红碎茶也连带被拒绝购买,红碎茶到90年代中后期全军覆灭。这是市场法则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惩罚。结果导致茶农鲜叶无人收购,严重挫伤茶农种茶积极性,茶园大面积荒芜改种。
(4)部门职能缺失和监管缺位。在进入市场经济的初期,如何发挥政策的引领指导职能,加强对茶叶市场的监管,实际上处于缺位状态。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湖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对湖南下属8家精制茶厂(包括新化茶厂、涟源茶厂)采取放任自流式的政策,让其自生自灭。到后期,把8家茶厂视为负资产和包袱,不承认8家茶厂的隶属关系,直接导致包括新化、涟源茶厂在内的8家国营茶厂关闭注销。八十年代中期,生产企业产品积压,茶叶无人收购,出现罕见的卖茶难,在娄底茶叶陷入困境时,有关部门没有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来解决问题或缓解困难。复制茶盛行时,监管严重缺位,没有主管部门监管,致使复制茶大行其道。
3、近期发展的现状。2004年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国内需求的增加,新型经营主体投入茶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加之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和支持,娄底茶叶步入复苏期。目前,全市茶叶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干毛茶产量6800吨,产值10亿元,出口1100吨左右。拥有规模企业4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茶馆200多家。茶品牌建设初具成效,新化红茶获国家地理标注证明商标,2018年被评选为湖南省十大名茶,渠江薄片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
二、当前娄底茶叶产业发展遇到瓶颈
尽管娄底茶叶近年发展较快,效益不断提高,但总体来说,仍然表现为产业化水平低、科技含量低、品牌不突出,整体效益不高、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娄底茶业遇到了发展瓶颈。
1、基地规模不大,茶园标准不高。目前规模500亩以上茶园仅有14个,面积约1.8万亩。茶园建设标准低,全市仅有7处连片标准化产业园,拥有集中连片标准化茶园基地1.1万多亩。茶叶品种结构单一、良种比例低。采茶机械化程度低,90%为人工采摘为主。规范化标准生产差距很大,原料生产质低量少。茶资源开发利用不足,茶叶资源浪费严重,春茶采摘率仅60%左右,大量夏、秋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导致茶叶原料利用率低。茶园生产比较效益不高,导致茶园管理粗放,种植投入严重不足。
2、加工企业不强,普遍遇到发展瓶颈。茶叶加工企业数量多,但大多规模小。全市有茶叶企业41家,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的仅一家,超过1000万元的仅5家。企业和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运作机制,合作联结作用发挥不明显,企业带动能力和辐射能力不强。茶企自身存在以下问题:加工设备落后,加工工艺落后;精深加工较为欠缺,新产品开发不够,茶叶产品形式单一,茶叶产品附加值少,导致茶企效益不佳;家族企业居多,生产和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大多数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同质化严重,差异化不足,导致企业竞争力差;茶企联合不足,恶性竞争严重;生产成本上涨而市场价格竞争激烈,行业利润日益下滑,普遍效益较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够。
3、营销力度不够,营销方式滞后。一是茶叶品牌多,整合滞后,已成为做大做强茶品牌的瓶颈。品牌多、乱、杂,发挥不了名牌和规模效益。全市现有40多家企业,拥有36个品牌,有好茶、名茶、却无名牌。产品标准不统一,不规范,形成不了拳头和名品。二是宣传推介不够。尽管政府及一些企业这两年重视实施品牌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宣传起步晚,地方政府经费投入少,形式较为单一,缺乏整体高层次策划和持续宣传推介。新化打造红茶公共品牌,但目前新化红茶没有统一标准,企业各唱各的调,各说各的好,内部竞争激烈,内耗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品牌影响力极低。茶叶销售靠企业单打独斗,各显神通,茶叶企业营销力度小,无专业销售人才,时常出现滞销现象。三是营销模式单一。企业普遍缺乏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缺乏专业的营销人才和专门的市场开拓之策。茶企大多以线下销售为主,营销方式跟上市场需求。茶叶的消费群体与电商的主要客户群不吻合,个别企业开展电商销售,但影响力极微。四是营销体系不完善。营销人员缺乏,营销人员素质跟不上时代要求,企业营销力气弱。茶叶销售以零碎的小店销售为主,缺少茶农与茶企、茶企与茶商交易的市场平台。五是包装凌乱,无统一包装,并且标识不规范。
4、产业链条不完整,三产融合不紧密。一是茶产业发展组织机构不健全。政府层面没有建立一个产业一个班子的落实机制,缺乏对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和抓手。二是加工深加工产品以及高附加值茶制品的开发力度不足。我市目前茶叶加工企业大部分为初制厂,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和高优品种的引进能力较差,茶叶深加工产品以及高附加值茶制品的开发力度不足,在其他相关茶叶产品的生产领域几乎空白,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三是茶叶的综合开发不足。茶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对茶叶、茶衍生产品及副产品的研究、开发利用、深加工不足。四是茶旅融合不紧密。90%的茶叶基地和加工企业没有与旅游相结合,效益没有充分发挥。茶产业与本地文化产业、餐饮服务业以及具有优势的旅游产业结合不紧密,茶产业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
5、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茶企融资难度较大。尽管近年来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大力支持茶叶产业发展,但与茶叶产业发展的需求还有差距。一是财政投入不足。市本级对茶叶产业投入少,县市投入也不多,与打造支柱产业的目标不相适应。二是群众对本土茶叶的消费支持不够。200余家茶馆90%是经营外地茶叶,市县机关、事企业单位90%的办公用茶是外地茶叶。三是茶企融资难度较大。我市茶企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到生产旺季,茶企短时期所需资金量很大。而当前茶叶销售期延长,资金回笼慢,造成茶企资金严重短缺。另一方面,茶企的厂房、设备、茶园等多无证件或证件不齐,无法抵押融资。加之融资渠道、条件、手段单一,金融部门放贷谨慎,短期内企业的融资能力难以提升。
三、振兴娄底茶叶产业的对策
《娄底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兴旺的实施方案》(娄政发[2018]15号)明确将茶业做为娄底农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来培育,说明了市委政府振兴娄底茶业的信心和决心。但娄底茶产业的发展,既有优势也有遇到瓶颈。全球茶叶消费量呈上升趋势,我国茶业之间竞争日趋加剧,对娄底茶业而言是危机和机遇并存。对重整茶业雄风,再造茶业辉煌,提出以下对策:
1、明确思路,确保产业健康发展。指导思想是按照绿色、提质、增效的发展原则,创新思维,科技兴茶,文化促茶,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优化茶类产量比例,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积极打造娄底特色品牌,推行茶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综合发展,不断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茶产业的综合效益。规划到2025年,把新化红茶、渠江薄片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龙头企业20家;全市采茶面积达15万亩以上,年产鲜叶8万吨以上,干茶2万吨以上,茶业综合产值50亿元以上。
2、因地制宜,适度扩面努力提质
(1)适度扩大茶园面积。一是高山地区适度扩大面积。针对全国茶园面积不断扩大的实际情况,我市高海拔地区因为生态条件好、茶叶品质优良,应将茶叶做为高山地区的支柱产业来培育,适度扩大种植面积,全市新扩5万亩左右。二是改造利用好荒废茶园。我市历史上有大量茶园,至今仍然留有部分荒废老茶园,这些老茶园应积极改造和利用,至少可以改造3万亩以上。
(2)大力提高茶园建设标准。加大标准化茶园建设力度,力争建成15万亩高标准生态、有机茶园。加强茶园的规范管理,提高茶园产量。大力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和绿色高产栽培技术,逐步提高鲜叶品质。加大茶园的宜机化改造,提高茶园生产机械化水平。
(3)努力提高采茶技术。培养一批采茶工,打造专业采茶队伍,适应不同海拨地区的采摘需要。按标准采摘,保证茶叶加工的外形及品质。大力推广机采,降低采摘成本。
3、提高品质,做强做大茶叶企业
铁观音冲泡正确了也是非常好喝的,那么铁观音怎么冲泡才好喝呢?注意如果铁观音质量太差,价格太便宜的话,达不到一定等级的话,那么就算冲泡的技术再好也是无济于事,怎么泡也都不会好喝。根据市场行情,春茶新茶500克/150元以上的铁观音口感就不错了,新秋茶的话500克/200元以上的,口感也很好了。
(1)培养壮大茶叶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和鼓励有品牌号令力、有带动才能、信用好、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和辐射周边的茶区和茶农。扶持和鼓励加工企业引进先加工装备,更新改造加工设备,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
(2)努力培养自己的制茶师。我市加工企业大多聘请外地师傅加工茶叶,导致质量不稳定,标准不统一,特色不突出。各企业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制茶师傅,提升制作工艺。
政府要加大对茶叶加工技师的培训力度,将茶叶加工技师纳入农民培训的重要内容。
(3)适应市场需求,开展精深加工。根据不同条件、不同季节,充分利用鲜叶资源,生产各品类茶。在开发名优绿茶、品牌红茶的同时,生产黑茶、白茶、生茶。既要有茶人好茶,也要开发大众茶。茶叶的消费需求和格局由传统的泡饮方式向优质、新型、方便和保健的方式转变,企业应加快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加工工艺创新,开发方便、经济的茶叶新产品,开发茶饮料、茶食品、茶药品、茶保健品、茶用品等茶叶深加工产品,提高茶叶原料的利用率和附加值。
(4)苦练内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新形势下,对茶叶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茶叶企业要适应新形势,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大力培育和引进现代管理人才,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细致化、准确化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经营和决策水平。
(5)走真正集团化之路。茶企联合、抱团发展、集团化是趋势,是方向。但简单成立集团,松散融合,可能是一哄而起,然后一哄而散。新化成立的三大茶叶集团,方向是正确的,但应该是资本的真正融合,或者以产品为纽带的抱团,或者是优势互补的联合,集团成员企业之间要在研发、采购、加工、销售、管理等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协同运作,增加市场开辟能力和带动能力,推进茶叶产业的发展。
4、强化营销,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当今世界商品消费已进入品牌消费阶段,品牌是致胜之宝。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要加大力度实施品牌战略,按照定位是基础、产品是关键、团队是核心、服务是根本、策略是方向的原则塑造强势品牌。
(1)集中力量打造新化红茶品牌。将新化县建成湖南红茶的核心产区,新化红茶打造成湖南红茶的核心品牌、典型代表。一是要统一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达到标准要求的产品才能使用新化红茶品牌。二是要形成鲜明的口感特征,新化红茶要成为湖南红茶花蜜香、甘鲜味的典型代表,真正达到口感要求。三是组建红茶集团。通过整合红茶种植、采摘、加工、营销等环节,整合各主要茶企资源,规范产品,组建新化红茶集团,统一生产标准、统一营销,形成协力打造新化红茶品牌,以获取更大的效益。
(2)重点打造历史文化品牌和高端品牌。一是对有历史记载的渠江薄片、蒙洱茶等有历史、有文化的品牌,进行重点培育。政府出面,将渠江薄片的商标使用权从中粮集团转让过来,打造成黑茶公共品牌,同时,研制生产红茶、白茶薄片。二是利用海拨1000米以上茶园,重点培育和打造具有独特概念的中国寒茶,将中国寒茶打造成娄底茶叶的高端品牌。
(3)切实加大营销力度。一是企业本身要高度重视营销,树立营销第一的观念,大力提高的营销能力,着力培育茶叶专业营销人才,健全销售体系、销售网络。拓宽营销渠道,多途径营销实行,更新营销手段,发展电商营销,实行线上线下结合,构建畅通的销售网络体系。培养一批熟悉本土茶叶的茶艺师,推广娄底茶。研究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趋势,进行市场细分、精确定位目标市场,根据目标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及偏好,研发系列产品,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加强包装设计,防止过度包装。二是政府应加大对茶叶公共品牌的宣传和推介力度,牵头做好公益广告,避免单打独斗,克服零敲碎打。依托各种展销平台,组织专场宣传推介活动,鼓励和组织茶企参加各种展销会、推介会,参加各种茶王赛、擂台赛。鼓励茶农、茶商到国内大中城市去开设茶庄,建窗口。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兴建茶叶集中交易市场,实现我市茶业信息流、物流、服务体系现代化,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化区域性茶叶交易集散中心。促进出口贸易,将我市茶叶推向国内外市场。
(4)加大茶文化建设力度。茶叶作为商品区别于一般商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要注重茶文化的推广宣传,全面挖掘、深化茶品牌内涵与文化,提升品牌知名度与价值。挖掘、整理娄底茶文化,收集与娄底茶相关的故事、歌瑶、童摇、神话传说等,把历史、民族和茶文化融合,让茶产业发展更具有生命力。挖掘以茶为重点的历史民俗文化、遗迹,包装符合现代旅游理念的原生态文化。推动茶文化教育,宣传健康饮茶,将茶知识带进大中小学课堂和社区,让更多人饮茶特别是引导年轻人爱上茶。举办娄底名茶评选活动,继续办好娄底茶文化节,积极组织参加湖南茶祖文化节,办好和组织参加茶论坛。
(5)大力倡导娄底人喝娄底茶。娄底茶叶生态环境好,要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本土群众参观茶叶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更好的了解本地茶的优点,宣传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的养生理念,倡导娄底人喝娄底茶。大力发展消费扶贫,鼓励广大群众喝本地茶。领导干部要带头喝本地茶同,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用茶要优先购买本地茶。鼓励本地茶馆推介和经营娄底茶叶。鼓励餐馆使用本地茶,在本地所有餐馆设置茶叶宣传小柜。大力推广茶摊文化,满足群众的需求,推广娄底茶。
5、综合发展,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茶产业已由传统的农业产业,向生态、健康、休闲、生物产业等方向发展,要逐渐形成多产业融合的发展态势,提高综合效益。
(1)推行茶旅深度结合。茶旅一体化是茶业与旅游业及相关配套服务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茶旅结合成为拉动茶叶消费的新卖点。我市茶园皆处在青山绿水之间、风景优美之地,为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空间。要以旅游为龙头,以茶文化为主线,开发采茶、做茶、品茶、购茶及观茶艺、学茶艺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游,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发展格局。打造茶旅融合品牌,建设茶叶特色乡(镇)、村,打造民宿、避暑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开设亲子式茶旅、游学式茶旅、探险式茶旅,结合宗教文化开展修行茶旅,推动景区茶区、茶旅品牌、茶旅文化、茶旅康养一体化发展,实现茶旅深度融合。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积极推销茶叶采摘旅游路线,开展一日游等活动,开发茶为原料或主题的旅游消费品。举办与茶文化旅游有关的大型咨询活动,让市民和游客积极参与。建立娄底茶旅电商网络大平台,为企业、茶人、茶旅爱好者提供优质服务。
(2)实施科技兴茶战略。实施绿色防控,严格控制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建设生态茶园。加强和国家顶尖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聘请专家学者加强对茶业的指导。联合茶叶类科研院所,组建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创建产学研用示范基地,积极创新并推广茶叶加工工艺,提高茶叶成品品质和高档名优茶比例。
(3)实行三产融合发展。开展精深加工,向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日用化工、茶生物提取等行业渗透,延伸茶产业链条,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和服务三产紧密融合的完整产业链,建设茶产业、茶旅游、茶文化三位一体的产业链。
6、政府主导,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成立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协调解决茶叶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统筹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推进全市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2)制定全市统一的茶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市、县两级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明确发展思路,合理确定发展规模、提出可行的发展措施。
(3)切实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实行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切实增加对茶产业的投入力度。市、县(市)建立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注重发挥资金效益,使专项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把茶产业做为六大强农行动的重要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各类农业项目给予重点支持。落实保险、贴息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推动金融创新,每年从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建立金融支持茶产业风险基金和贴息资金,降低企业与茶农的融资成本。推进茶园林权登记发证和交易、抵押等,拓宽茶业发展融资渠道,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茶园抵押、仓单质押、商标权质押等信贷产品,加大对茶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茶叶合作社、茶叶行业协会等建立茶叶生产担保基金,为成员提供贷款担保服务。
(4)加强行业监管。农业农村部门要建立茶叶质量监督监控体系和茶叶产品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产品可追溯;规范和引导土地流转,完善巩固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增强对娄底茶的保护力度,净化市场环境,打击假冒伪劣,维护产业发展的正常秩序。建立健全茶叶检测中心,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市、县茶业协会加强对公共品牌的管理,对达不到公共品牌生产要求的企业进行整顿,停止授权,整改完成后才能销售。
(5)强化社会化服务。茶产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服务体系建设是关键的支撑条件。一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确保茶产业健康发展。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社会作用。三是积极开展栽培、加工、营销、茶艺技术培训。四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茶叶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采取各种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从事茶叶研究和技术开发,支持市内大中专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逐步形成高中低、专业配套、分布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作者系娄底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娄底市茶业协会名誉会长黄建明)
铁观音和红茶是两种不同的茶,味道和功效都不同,那么铁观音和红茶的区别有哪些呢?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红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中医认为,茶也分寒热,例如绿茶属苦寒,适合夏天喝,用于消暑;红茶、普洱茶偏温,较适合冬天饮用。至于乌龙茶、铁观音等较为中性。
- 标签:
- 编辑:茶博士
- 相关文章
-
南方茶叶市场黑社会(芳村茶叶市场打架)
喝绿茶的好处:抗菌研究显示,绿茶中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部分细菌有抑制效果,同时又不致伤害肠内有益菌的繁衍,因此绿茶具备整肠的…
-
江南茶叶市场地址(杭州市江南茶叶市场地址)
驱蚊。将用过的茶叶晒干,在夏季的黄昏点燃起来,可以驱除蚊虫,和蚊香的效果相同,而且对人体绝对无害。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高晓…
- 江南茶叶市场地址(江南茶叶市场)
- 盘点八种具有防癌抗癌功效的茶叶2022年10月8日
- 东西差距持续缩小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茶具作用
- 房贷“商转公”各地政策差距大!茶具作用
- 关于茶具收藏的论文毕业论文(设计)茶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