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茶具茶几  茶具鉴赏

中国茶叶第一镇(中国茶叶第一镇产地)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9-0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国茶叶第一镇(中国茶叶第一镇产地)

 

可以护发。茶水可以去垢涤腻,所以洗过头发之后,再用茶水洗涤,可以使头发乌黑柔软,富有光泽。而且茶水不含化学剂,不会伤到头发和皮肤。

凤庆勐佑镇一角

在傣语里,勐佑是绿色的坝子之意。

勐佑是滇红之乡凤庆县下辖的一乡镇,距凤庆县城约30公里,距昌宁县城约30公里。

昌宁归属保山,凤庆则归属临沧。

在漫长的人走马驮旧有时光里,连接昌宁和凤庆的勐佑,位置颇为重要。

现今的勐佑镇习谦村,就曾是一个重要驿站。

古驿梅花,曾是顺宁(凤庆曾用名)十大名景之一。

这说明,古往今来的勐佑习谦梅花特别美,很有名气。

峰峦叠嶂的横断山云岭系无量山,纵贯凤庆而过;亦将横断山脉独有的雄奇险峻,留给了勐佑。

凤庆勐佑镇,茶山一角

在勐佑,除了山,还是山。

仅留给勐佑镇一个小得可怜可爱的绿色坝子,撑起一个乡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从昆明到勐佑,搭乘大临铁路线动车到云县站,耗时3个多小时;再在云县动车站转乘网约车或是大巴车到勐佑,从天猴高速驱车至勐佑镇政府,约50分钟。

也就是说,昆明到勐佑的车程,大约4小时左右。

绿色的坝子

素有绿色的坝子之称的勐佑,坝子是绿的,山也是绿的。

凤庆勐佑镇一角

一条名为罗闸河的河流,从昌宁的高山绝涧中流出,途经勐佑小镇时,水势变大,河水看涨,当罗闸河遇上勐佑镇内另一条河流——乌马河,两河交汇后,继续向凤庆县凤山镇流淌,最后,途经云县境内汇入澜沧江。

凤庆勐佑小镇罗闸河与乌马河交汇处

罗闸河,是澜沧江非常重要的一条支流。

无量山系,澜沧江和澜沧江支流,几者叠加一起,孕育并成就凤庆优质大叶茶的沃土。

这里,空气水分含量高,湿度大,日照时间极为丰裕。

勐佑小镇两江交汇处

一年之中,勐佑上午的起雾时间和起雾天数,占比很高;而充沛而肆意的阳光,又是造就优质大叶茶的必要条件。

加之这里有茶马古道驿站,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产茶基地;勐佑的茶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

勐佑人赵明,从小就和茶打交道,祖祖辈辈种茶、制茶,自然也就成了勐佑茶人。老祖宗留话下来,说我家的茶种,是源于澜沧江中下游的双江勐库。

凤庆勐佑镇生态茶园

绿色坝子勐佑镇,下辖20个行政村,茶园面积高达12.7万亩,约占凤庆县茶园面积1/3。

平均下来,一个勐佑人,拥有2亩以上的茶园。

正在采茶的勐佑茶姑娘

无意中得知,我们住的酒店,老板系勐佑村青口村小组村民,他家拥有50多亩茶园。

经过几年积累,攒了点钱的老板,7年前在勐佑镇要道口开了这家酒店,传统工艺种茶和新兴职业开酒店,两者都没有耽误。

这也说明,勐佑人和茶的缘分,简直是密不可分,牢不可破。

采茶中

勐佑人,种茶、产茶、制茶、吃茶(勐佑人不说喝茶)、爱茶。

解毒:据实验证明,红茶中的茶多碱能吸附重金属和生物碱,并沉淀分解,这对饮水和食品受到工业污染的现代人而言,不啻是一项福音。

勐佑丛山峻岭间,生长着凤庆县品质极高的大叶茶,有着凤庆县最大面积的古树茶园。

初识立达

勐佑有20个行政村。

立达村,是其中一个村落。

立达村委会,距离勐佑镇政府30多公里,是离勐佑镇政府最远的村落之一。

凤庆县勐佑镇立达村茶山一角

从勐佑镇驱车赶往立达村委会,约一小时车程。

30多公里的路,需一小时车程,说明车速很慢。

在平坝里生活惯的人,偶然间前往立达村,颠簸陡峭的盘山公路,坡陡、弯急、路窄,常常让人难以适应。

凤庆勐佑镇驱车立达村茶山一角

花茶:炎热的夏天里,祛暑解暑是必不可少的,民间也流传着夏饮绿茶之说,有的人却认为“宁品三朵花,不饮二两茶”。夏天宜选择能消暑解渴的凉性花茶来饮用,但是脾胃虚弱的朋友则不宜。夏天喝什么花茶好,可根据花茶的属性选择,脾胃虚弱的朋友就可以考虑比较中性或者微温的花茶。

立达村下辖5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计有447户农户1971村民,一户户农家,就散落在立达村23.99平方公里的群山里,而村委会就设在海拔1908米的山顶。

这447户农户,每家每户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星星点点地点缀在群山之间,被连绵而葱翠的群山,遮盖得严严实实。

只有站在山顶,方能看见有村民生活在大山里,这里一家,那里一户。

山里的人家,水源怎么解决?

立达村村委会监委主任赵廷强说,山里的人家,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

这里不缺山泉水,泉水甘甜清冽。时时流淌的山泉水,只需一节节对开的竹筒相连,就可以直接引进家中,且一年四季泉水不断。

而成片的古茶树,就隐藏在立达村群山之中,面积超过1000多亩。

立达村山寨小组村民鲁子兴一家,自家有20多亩茶园,20多棵古茶树,古茶树树龄说不清楚,反正茶树很粗,要两只手才围得拢。

勐佑镇最远的村落,面积最大的古茶树,是勐佑镇党委、政府下定决心在立达村举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斗茶大赛,让国人关注勐佑的同时,亦让更多人知晓立达。

斗茶大赛现场

2022年7月13日,勐佑镇2022年立达杯斗茶大赛就在立达村委会举行。

立达,其实是斗茶大赛举办地地名,而非外人误解的冠名商。

斗茶大赛现场

一场山间的斗茶赛事

7月13日的立达村委会,从早到晚,都是人声鼎沸。

年逾60岁的立达村村民赵立国,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

立达村村民赵立国正在烧制百达茶

他负责在村委会门口用柴火烧水、烤茶,为来自各地的人们烹制立达村独有的泡茶工艺——百抖茶。

用勐佑镇生产的土陶罐,装以一定数量的当地大叶茶,将陶罐放在炽热的炭火上烤一烤,抖一抖,再放一放,经过数十乃至上百次的重复动作,茶色焦黄,茶香四溢,烤茶完成,灌注柴火烧涨的山泉水,立达村有名的百抖茶,就完成了。

百抖茶,是当天的公益茶饮,随到随有。

从早忙到晚的赵立国,几乎没有歇息的时间,在有条不紊地忙碌中,他心里可乐活了,从未见过有那么多的人来到过立达村。这是大好事!

凤庆县勐佑镇在立达村举办的斗茶大赛现场

7月13日的斗茶大会,可是立达村第一次。

这一天,来自勐佑镇20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320个村民小组的村民纷纷赶往立达村委会。

这里热闹空前,盛况空前。

村委会会场简陋的彩钢瓦顶,哪里掩得住人们爱茶、斗茶的激情。

斗茶大赛现场

斗茶,又称斗茗、茗战,兴于唐末,盛于宋代,是古代文人雅士各自携带茶与水,通过比拼茶面汤花和品鉴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它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斗茶大赛现场

起源于唐朝的斗茶,在我们看来,其实是茶叶品质、茶文化的比拼和炫技。

1000多年后的无量山中段山顶,一场关于凤庆大叶茶的无量山论剑,系勐佑镇的头一遭,亦是凤庆县、临沧市的新鲜事。

专家正在品茶鉴茶

尽管只是一个小小乡镇上的茶叶盛事,却吸引着国内100多家茶商慕名而来。

勐佑镇的斗茶大赛,参赛茶叶全部产自勐佑镇区域内的茶山,由各村落以村委会为单位报送参赛作品,参与红茶、白茶、晒青等三种品类的比拼,评审专家们通过汤色、香气、口感等多维度评审、打分,以分数多寡,依次决出一、二、三等奖。

评审团专家委员会则来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农业部门等茶叶专家和学者,现场有公证机构全程公证。

通过几轮角逐,层层筛选,不同奖项被几个村落的村民摘得。

界牌村报送的两款晒青,一款得了一等奖,另一款为二等奖。

晒青一等奖获得者杨春银(右)

这其中,晒青一等奖获得者杨春银,今年刚满26岁。

阳光自信的杨春银,谈起自己的制茶手艺,说全是妈妈教的。

晒青一等奖获得者杨春银(右)

在下午的拍卖会上,杨春银制作一公斤晒青,从2180元的起拍价,被推高至8800元,最终被当地一名爱茶人士高溢价拍得。

奖杯和荣誉,是对勐佑茶人最好的犒赏。

这一次,很多人因此记住了勐佑和勐佑茶。

市面上的铁观音品牌还是比较多的,那么铁观音哪个牌子比较好呢?安溪。安溪铁观音集团公司以“凤山”为注册商标,先后荣获“福建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凤山”系列产品中获得国优、部优、省优及各种国际、国内博览会金奖等荣誉30多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