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茶叶资讯

云南茶叶种类大全集茶的雅称大全

  茶,源自中国,盛行世界,既是全球同享的健康饮品茶的雅称大全,也是承载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名片”

云南茶叶种类大全集茶的雅称大全

  茶,源自中国,盛行世界,既是全球同享的健康饮品茶的雅称大全,也是承载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名片”。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茶与人类健康的研究成果有效驱动了茶叶消费增长,促进了千万茶农增收致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推广普及茶领域知识,10月30日,由生命时报社主办、讽刺与幽默报社协办、福建海峡振华文旅产业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的“中国好茶 康养之道”2021第一届茶健康与文化论坛暨“生命优选”茶健康产业发展峰会在北京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举行。

  来自茶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政界、商界、学术界、媒体界、茶企业代表相聚云端,共谋茶健康产业发展宏图,推动中国茶健康产业的良性发展。

  饮茶品茶是中国人创造的一种独特文化,而茶艺又将这种文化赋予了更丰厚的情感。直播现场,茶艺师素手翩跹,动作行云流水,尽显茶文化的魅力。一段茶艺表演视频,近距离感受茶文化

  非常高兴参加“2021第一届茶健康与文化论坛”。健康与文化是茶产业的核心,我想围绕这个问题讲一下我的思考,叫做茶产业的三问。

  第一问:茶饮料是历史最悠久的饮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定义的“三大饮料”之首的健康饮料,第74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5月21日定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但为什么茶的消费势头和贸易状况却低于咖啡?

  2018年全球咖啡市场约为12万亿人民币,而全球茶叶市场不到咖啡的1/10,且贸易状况低迷。中国茶产业链占世界的近2/5,但对西方主要消费地区的欧盟的出口量仅占总量的1%,中国红茶在欧盟只占4%。茶与咖啡的消费及贸易差别可能源于多种原因,但我觉得,对茶的科学、健康的普及和宣传力度是不足的,没能抓住当前产品高度关注健康的机遇。比之咖啡,茶在全球化、全民化上还有差距,这是主要原因。我想,全球饮茶市场是非常大的,如何让茶饮加工适应青年人,进而形成健康的饮茶时尚,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问:英国不产茶,但一个知名茶叶品牌销售量就超过了中国任何一个茶叶品牌。这里面的差异究竟在哪里?

  我们过去的特色品牌也是有生命力的,问题是我们的大品牌不强、小品牌不特。另外,地理标志的品牌混乱茶的雅称大全、保护意识不强、标准化跟不上,也都是问题。虽然这些年各地针对品牌做了不少工作,但仍然不够。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在其中,酒是没有的。酒其实是选择性消费。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括孝敬文化、浪漫文化、文化、友情文化等,但我国茶文化的底蕴更深,只是我们弘扬得还不够。

  以上三问,并无否定茶产业之意,在茶文化、茶健康方面,大家做了很多工作,我们的成绩也是很大的,比如陈宗懋院士就通过物理、生物等方法,对茶进行了非常好的研究。但今天既然是“论坛”,我们就需要拿出一些问题与大家讨论,毕竟成绩不讲少不了,问题不讲前进不了。我建议之后可以开设“茶与咖啡、与立顿品牌、与酒产业比较”的议题,进一步进行课题研究。

  很高兴参加“2021第一届茶健康与文化论坛”。我和医学打交道已经63个年头,是一位80后老人。我饮茶有50多年,对茶有特殊的感情,到80多岁仍有现在的健康状态,饮茶是原因之一。茶在我们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茶文化在我国内涵非常丰富,而且不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在2019年是77.3岁,“十四五”要求我们再增加一岁,比建国前35岁翻了一倍还多。而且我们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国健康水平在中高收入平均水平之上,在发展中国家名列前茅。

  但也要看到,现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对健康造成严峻挑战。我国非传染性疾病如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各种代谢性疾病,特别是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各种肿瘤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这些疾病总死亡率占人口总死亡率的86.7%。这个跟高龄、老龄化有关系,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我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因此,党的十九大非常明确地把“健康中国”提升到战略位置,要把民众的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要融入到各项政策当中去,要关心生命的全周期、健康的全过程,一定要将长期以来以疾病为中心的观念转移到以健康为中心。新中国建立以后,五次卫生大修订,唯独有四个字没有变——“预防为主”。今天的茶健康与文化论坛,实际上就是贯彻“预防为主”。

  茶的成分很多,其中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咖啡碱、矿物质等,国内、国际上的研究都证明,对健康是有好处的。在健康饮品当中,茶都摆在第一位。现在很多人一遇到健康问题,第一时间是用药,特别是慢病,很多患者需要终身用药,于是国家提出“非药物疗法”。我认为,饮茶就是一个很好的非药物疗法,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交、道德方面都有健康益处。

  我最近阅读到一篇论文,复旦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茶叶是刺激经络最有效的食物,归经感受最强烈的是茶叶。在喝了不同的茶以后,身体的不同部位会开始迅速发热,甚至出现比较明显的流汗,证实茶疗的保健养生作用。

  茶这种健康饮料,其益处几千年来被证实是有效的,在预防慢病当中都有一定的作用。我希望大家进一步宣传中国的茶文化,宣传最健康的饮料就是茶。谢谢大家。

  由于时间关系无法到现场参加“中国好茶 康养之道”2021第一届茶健康与文化论坛,倍感遗憾。首先感谢生命时报的邀请,也非常高兴能有这么多茶业相关的有识之士齐聚一堂,在此以视频的方式,和大家聊聊茶健康。

  茶,源自中国,盛行世界,既是全球同享的健康饮品,也是承载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名片”。如今,茶香远飘海内外,新时代下,中国茶将乘上“一带一路”的东风,迈入更多的国际市场。中国茶种类十分丰富,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六大类,它们各具特色,风味、香气、保健功能各不相同,备受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喜爱,越来越多饮茶人不再只是把保健养生挂在嘴边,而是以茶为媒,实实在在地把“养生”二字融入到了生活日常。

  习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将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在新时代精神的指导下,中国茶产业也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运用创新和绿色的理念发展茶产业,如何运用开放和崭新的面貌和世界对话,全球都在拭目以待。

  所以从未来中国茶产业的发展看,应该按国家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的指导意见,着眼于提高质量,增加茶叶产品的多样性;促进茶叶消费,增加出口和效益。而且,要不断加强茶树种植的机械化、良种化和清洁化,保证让消费者喝上放心的好茶。

  我相信,未来,中国茶产业还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茶叶本身就具有多种保健、预防疾病的功效,这是它最大的亮点;未来,通过工艺创新,强化茶叶的功能性,茶产品的消费价值仍将不断提升。

  在今天的“中国好茶 康养之道2021第一届茶健康与文化论坛暨‘生命优选’茶健康产业发展峰会”上,我再次提倡:“茶为国饮”,弘扬茶的文化底蕴,通过饮茶品茗,培育新时代的健康生活方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刘仲华

  中国是世界茶树源产地,拥有五千多年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历史。茶为国饮,也是全球健康之饮。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茶与人类健康的研究成果有效驱动了全球的茶叶消费增长。

  茶,在大健康领域,正全面展示着它的健康价值和应用空间。不管是人类健康、动物健康、植物健康、环境健康,还是人类健康中的身体、生理、精神、心理和道德健康,茶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全面助力实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

  本届茶论坛的议题覆盖茶产业、茶健康、茶文化等多个领域,这些都是茶业界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感谢生命时报搭建这个平台,让社会各界观点得以交流、碰撞,协力推进茶产业的进步和茶文化的繁荣。

  让我们共同祝愿本届论坛为茶产业完美融入“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注入核心动力。祝愿2021第一届茶健康与文化论坛成功,谢谢大家!

  习总今年察看武夷山春茶长势时说,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做好。今天我们就在这里论一论茶与健康,茶与文化茶的雅称大全,认真学习贯彻总的讲话精神,力求推动茶产业的发展,助力健康中国。

  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宋代以来,茶就被列为开门七件事。当下喝茶人群持续增加,百姓需求日益走高,茶饮是国饮,茶文化是产业的根基,更是竞争的软实力。所以,高度重视茶文化交流,我们应趁势而为。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这是习总的经典论述。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有337个贫困县,上百万的茶农以茶脱贫,全国有超过7000万人从业与茶有关,茶既满足了百姓生活需要,也创造了巨大的市场价值。所以,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我们应趁势而为。

  中国字“茶”有长寿之意,中国人称108岁为茶寿。传播知识、健康增寿是生命时报服务百姓的使命。这些年,我们也一直在做茶科普,讲科学饮茶与养生防病的关系,深受读者的信任。将茶叶的养生效益最大化,除了了解知识,还要创新产品和工艺,用科技来诠释好中国茶。所以高速推动茶产业升级,我们应趁势而为。

  从最新的研究报告中了解到,中国茶产业有数千年的历史,3000亿的巨大市场,相关的企业近150万家。如今,名茶的品类很多,但是企业规模偏小;袋泡茶、即饮茶等新式茶饮发展迅猛,但工艺、品质不足,标准化程度较低;产品创新都在形式上,有些商家只在过度包装上下工夫。

  大而不强、大而不精这两个问题可能是当前茶产业面临的难题,但我们觉得这也正是破局的机遇。我们希望借此论坛,发挥媒体的特殊作用,在政府和行业的指导下,携手各界有识之士,围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群策群力云南茶叶种类大全集,用创新赋能,为产业引领,为让百姓喝上放心的好茶而不懈努力。

  一枝一叶总关情,在中国,这片小小的茶叶托起的是大健康和大民生,无论是万里茶道还是茶之友谊、茶叙外交,中国茶作为文化名片一定会迈入新的高度。

  饮茶有益健康已成为共识,但究竟是哪些成分在起作用,具体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可能多数人都说不清。接下来,我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分享:一是茶叶中的健康成分;二是这些成分对健康的好处。

  除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素外,茶叶还富含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茶氨酸等植物化学物质,它们对维护健康有重要作用。

  茶多酚是茶叶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包括儿茶素类、黄酮类、花青素和酚酸等30多种多酚类物质,具有抑菌、消炎、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

  咖啡碱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有提神、抗疲劳的作用,适量饮用,对有利尿、解毒等生理作用;茶多糖一般为水溶性多糖,主要为木糖、岩藻糖、葡萄糖、半乳糖等组成的复合多糖,有降血脂、降血糖、抗炎等功效;

  茶色素是茶鲜叶及成品茶叶中所含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的总称,其活性很强,有增强免疫力、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等作用;

  茶氨酸是茶叶中特有的氨基酸类物质,也是茶叶中的主要呈味物质,有抗肿瘤、保护脑神经细胞和心脑血管、增强记忆力、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功能。

  茶叶中还含有多种矿物质,以锌、硒、氟较多;锌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氟对牙齿有保护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硒,它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可以清除体内脂质过氧化物,保护心血管和心肌健康,增强免疫功能。硒对于有毒金属有解毒作用,还有促进生长、抗肿瘤等多种作用。

  饮茶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和血压,每天每增加1杯(236毫升)茶的摄入,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4%,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降低2%,中风风险降低4%,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

  饮茶有助控制血糖,每天每增加2杯时,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5%,每天饮茶超过4杯时,患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15%。

  每天摄入6杯绿茶,胃癌风险降低21%。但当茶温超过55℃~67℃时,饮茶反而增加食道癌和胃癌的发生风险。每天每增加1杯绿茶,子宫内膜癌风险降低11%,肝癌风险降低4%,口腔癌风险降低11%。

  茶是中医药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药处方中有几百种处方都和茶相关。据传,茶最早是在神农尝百草时发现的。为了给人治病,神农经常到深山野林采集草药,以身试险。

  有一次,神农尝到了一种有毒草药,瞬间觉得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于是赶紧坐在树下休息。这时,一阵风吹来,几片带着清香的叶子随风飘落,神农随手把叶子放在嘴里嚼,没想到却品出一股清香,顿时感觉舌底生津、精神振奋,刚才的不适一扫而光。他仔细观察,这种树叶的叶形叶脉与一般树木不同,便采集了一些带回去研究。神农发现,每次遇到有毒的东西,用点“树叶”都能缓解,这种有特殊作用的叶子就是“茶”。

  药茶方剂的最早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有个著作叫《广雅》,阐述了茶怎么治疗疾病。到了唐、宋、明、清后,茶的应用越来越多,做茶饮、食茶膳。《本草拾遗》中记载:“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认为茶可以用来调节机体状态。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肯定了茶的药食两用价值。

  中医理论将任何物质都分为“四气五味”(“四气”指寒、热、温、凉,“五味”指酸、苦、甘、辛、咸),茶的味道总体来说为苦,饮之可使人益思、少卧、轻心、明目。《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茶是趋于寒的,所以有解酒、降火的功效。

  茶虽是药食同用之品,但有一定偏性。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不同体质的人食物或服用药物时,要注意食物属性和体质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寒凉体质,就要少喝茶;如果是温热体质,就比较适合喝茶。中医养生讲究“个体化”原则,不要克隆别人,不要别人说什么好就去吃什么喝什么,要通过实践实验来验证什么食物、什么饮品更适合自己,找到后长期坚持下去,变成自我行动,就有可能受益。

  喝茶的好处,除了茶本身物质起作用外,茶道是另一个方面。品茶时,能让人静下心来品味,这本身就是一种宁心静气的方法。中医认为,养生要动静结合、形神共调,茶道和中医养生之道不谋而合。

  今天,我主要从产业到产品五个方面,报告一下茶行业的进展。近年来,国家政策持续加码大健康产业,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等,带动了全民健康的进程和健康消费意识的崛起。茶叶是大健康产业当中标志性的养生产品,呈现了很好的发展势头。

  全球五大洲种茶国家有64个,中国茶叶在世界上地位是非常高的。中国茶叶面积占全球60%以上,世界第一;茶叶产量约占全球45%,世界第一;消费总量和出口金额也是世界第一。这就是中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自信,中国茶在世界上是有地位的。

  产业迎来接近一万亿时代。2000年,中国茶产值不到100亿元;今天中国茶产值接近10000亿。

  中国茶迎来年人均消费量3斤时代。有句话叫“盛世喝茶”,以前我国人均年消费量也就一二两,1996年达到半斤,从2010年起平均每年人均增加100克,现在达到3斤多了,这是以前无法想象的。今天,中国人茶消费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00%,排名全球第六。这表明中国茶发展起来了,中国人的生活好起来了。但3斤就够了吗?大数据调查发现,中国14亿人中每天能喝一杯茶的人才4亿多,近10亿人茶杯还没端起来。所以我们定个小目标——2030年人均年消费量超过5斤,实现中国人每天喝一杯茶。所以中国茶要对未来有信心。

  人人想学茶的时代。中国有80所大学有茶学科,学茶的学生约1.2万,在校博士生接近200人。最近5年,线多万,我一不小心成了网红,不是因为课讲的好,是大家对于茶感兴趣。

  茶是生活必需品也是精神食粮,内蒙、青海、等地牧民“宁可三日无盐,但不可一日无茶”。茶与油盐酱醋一样,是生活必需品,茶与琴棋书画诗酒一起,是精神支撑。

  中国3000多万农民年收入一半以上靠茶,平均一亩茶农业产值超过5000元。习总说:“因茶致富,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让农民因茶富起来。”茶是产业脱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也是未来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已经实现脱贫的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有377个国家级贫困县以茶作为脱贫产业,125个国家级贫困县以茶作为支柱产业实现脱贫。

  中国茶发展最好的时代就是问题最多的时代,有几个突出问题,如云南说普洱茶是最好的,浙江说绿茶是最好的,江苏说乌龙茶是最好的,互相掐,不讲情怀;中国茶是安全的,却存在很多误读,不少消费者仍觉得中国茶有问题;茶出口利润薄、壁垒多;还有一个大问题是,中国茶面积产量世界第一,但单产可能世界最低。

  茶产业的未来在哪里?应从科技创新,包括良种创新、智慧栽培、机器化加工、综合利用等方面,以及茶叶生化研究创新和茶与健康研究创新,把中国茶打造成高效产业。

  过去,我们由“生产什么、就吃什么”“想吃什么、生产什么”逐步向“该吃什么、生产什么”转变,构建营养导向型农业产业体系。从2015年以来,我国积极探索农业高质量转型,从三个方面考虑设计技术路线:

  特色养殖,例如一些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鸡蛋、猪肉、牛羊肉等。这些实践无论是在经济效益、健康效益,还是在产品树立、企业发展,包括助力过去几年的脱贫过程,都做了很大的贡献。

  主要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与调控是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中的重大工程,该任务已列入中国农科院协同创新重点任务营养所牵头,联合37家院内外单位协同攻关9大重点任务,总经费1920万元。

  茶叶品质营养调控就是其中的一项任务。我们进行了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营养评价研究,已经分析了绿茶、红茶中的3中生化成分分布情况,分析了茶多酚、茶氨酸的健康功能文献。富硒茶品质调控关键技术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研究,这项工作目前还在进行中,到明年年底会有阶段性结果报告。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富硒茶在改善动物记忆能力方面有明显作用,所以我们把这个方向作为富硒茶功能进行开拓。

  标准化一直是农业农产品发展比较难、比较制约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如何从农业的特点出发,把农产品的营养标准化真正做到位?由于农业的特点,同一个品种在不同区域,在不同时节播种,可能差三五天,最后产品在营养方面就会有很大差异,这块标准化有很多挑战性工作。但我们要发挥农产品的营养健康作用,标准化是绕不过的一个槛,必须突破。

  2018年“”期间,几位科学家提出建议,要开拓农产品营养标准体系工作。2018年,成立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营养标准专家委员会,营养所为秘书处单位。专委会职责参照《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按照农业部标准化工作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主要负责农产品营养标准的研究、拟定、审定、宣贯、咨询、国际合作交流等工作。在2018年到2021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要点当中,一直把农产品的营养标准作为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列入其中。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农产品的营养标准体系里已经有7个标准正在最后审批发布阶段,前期的初稿、论证已经完成,目前还有12个标准正在形成定稿。所以农产品营养标准体系的提出、农产品营养标准体系的建立,对于农业转型是一个引导,也是一个审定的卡尺。有一个尺度来衡量是对整个生产和养殖过程转型的推动。所以我相信,在健康中国建设中,茶要发挥作用,咬合其他农产品并肩前行,通过营养标准的引领,让农产品的质量能够更高,更精准服务于居民的健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品质化学与营养健康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品质调控岗位科学家 林智

  我国茶产业经过建国以来70多年的发展,一直稳步增长。目前,茶园面积每年达100多万亩,茶叶产量达290万吨,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产量大国,茶叶种植面积达世界的61%,产量达46%,出口在全球排第二位。多年来茶企业的发展也很快。1998年,规模以上的茶叶加工企业327家,2016年2089家,“十三五”末茶叶加工企业达到了3.8万家,标志着我们茶叶加工的规模起来了,但我们的品牌效应还没有完全起来。

  茶园良种化率达68%。茶树品种以颜色、功能成分及营养成分含量等划分,良种在支撑产业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研发推广良种良法茶的雅称大全,我们的单产和1949年相比提高了3倍。种植方式从过去的重栽变成了条栽,实现了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

  研发推广绿色增效生产技术,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在农业农村部领导下,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计划。有机肥替代化肥、精准施肥。另外,推广有机的生产方式。到2020年,有机茶的生产面积达12.5万公顷,产量23.5万吨左右。能源上,过去茶叶加工用柴、煤,现在基本禁止了,逐步向电、汽、油等清洁能源转化,促进了绿色发展。

  研发推广机械化生产技术和装备,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茶树的修剪和大宗茶采摘基本上完全实现机械化。

  依靠食品高新技术,开发速溶茶、茶饮料、茶多酚、茶氨酸、茶食品、茶日化用品、茶保健品等,显著增加了产业附加值,还拓宽了茶叶的应用领域,延伸了茶叶产业链。

  1.市场。我们的市场需求是会持续稳定增长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多元化,消费品质也会不断升级。消费者对健康越来越关注。对茶的消费从过去单一的饮茶到吃茶、用茶等功能进行转化。

  2.生产。生产规模趋于稳定,发展质量继续提高,生产方式更加绿化。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加快茶叶生产从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向绿色生产方式转变。农业部对于“十四五”茶产业制订了规划,以绿色发展为主线推进发展茶产业。另外机械化方面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3.产业。产业功能不断的拓展,三产融合的程度将不断加深,经营业态趋向多样化。茶产业将单纯的从农业产业转化为生态、健康、休闲、文化产业,实现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发展。

  4.技术水平。我们预计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将更加凸显。茶园机械化,还有名优茶的机采有望取得突破。另外,智慧茶园、智能工厂数字茶产业建设将逐步启动。茶产品、业态创新,及产业链的科技化改造,将引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大背景下,传统农村正向着未来新乡村发展、后工业文明社会形态正向着未来生态文明社会转型、社会生活正向着新时代化转型。

  乡村振兴,就是要建立起美丽、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乡村,要从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建设入手,夯实组织、物质、群众等“三大基础”,以产业、人才、文化、组织、生态等“五大振兴”为实现路径。

  一、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接政府,推进传统茶叶产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形态转变;对接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变化和需求方式变化;对接市场,以创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三、推进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应对六大矛盾,包括不断扩建的面积与高质量产业发展的矛盾、供给能力与方式滞后于新市场新需求的矛盾、规模化进一步扩大与市场本土化趋势日益强化的矛盾、多元化需求与生产性单一供给的矛盾、茶产业多功能化与未来乡村发展需要对茶产业融合创新的矛盾等。

  四、创建可持续发展的茶业。需要确保茶农的优质原料生产权与劳动的收益权,确保企业市场开拓权与较高的经营收益权,确保政府的监督权、公共政策的制定权。

  加快创建现代茶产业,需要有几个抓手。第一,要把以生产为导向的茶产业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由市场来定位茶的发展方向。第二,茶叶生产设施要实现智能化,我们要把现代化的茶叶向全球推广。第三,要创建区域型茶产业,走向融合、健康、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二、茶产区与茶产业要融合支撑形成区域优势。以优质种源基地作为科技支撑,提升产品指导能力,研究中国茶叶在全球市场占有能力的提升问题,打造以品牌为引领的茶产业服务体系。

  三、打造中国的优质型茶产业。首先是塑造好品牌体系,考虑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其次是提升茶产业区域集群能力;最后是研究好茶叶市场和茶叶服务对象,推动消费创新,加快创建现代生活型的茶产业。

  中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茶叶的发现、利用、始于中国,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茶文化是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同时,茶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正如习主席在给2017年杭州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的贺信中所说:“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如果要选择一项贯穿古今、中外都认可的体现中华民族身份的物品,茶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茶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风靡至今。

  早在3540万年前,茶树始祖宽叶木兰出现在中国西南地区;在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发现了距今8000年前茶籽和“中药”釜;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距今7000年前的樟科树叶片;在浙江余姚田螺山,发现了距今6000年前人工种植茶树根的遗存。我国自古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而余姚出土茶树根的年代比神农尝百草的年代还要久远,可以证明中华民族对茶的使用起始年代更早。

  1200年前,唐代“茶圣”陆羽的著作《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百科全书,一直被奉为茶文化的经典,对中国以及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与1214年日本出版的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以及1935年出版的《世界茶叶全书》(《All About Tea》),是“世界三大茶书”。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香茶,饮茶既是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雅致生活的内容之一。唐朝流行煮茶法,宋代讲究插画、挂画、焚香、点茶,四般闲事。唐宋时期都有这样的说法,“可以三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茶馆从唐朝到宋代发展得比较全面,一直是我们最便捷、最悠久、最全面的公共空间。而茶诗、茶书法、茶会话、茶篆刻一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唐宋开始,茶礼进入政府很多礼仪之中。比如先皇帝后忌日的祭祀茶礼仪,赐翰林学士茶的常规茶仪,学士抄国史赐茶的赏赐性茶仪,省试具茶汤的政府茶仪等。辽朝、金代也有相应的政府茶礼仪,包括祭祀、四时、庆贺、游乐、招待宋国使节等。到新中国建立后,茶叶成为我们的国茶、国礼、国饮。

  中国为世界茶文化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茶叶也成为传统的丝绸、瓷器之后最大的外销物产。唐朝时期,韩国种茶技术从中国传入,形成了自己的茶礼仪。宋朝“四般闲事”传到日本以后,演变为日本的花道、茶道。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后,丝绸之路受阻。后来兴起中国与俄罗斯的欧亚陆上茶叶之路,推动了全世界的茶文化发展。

  国家“十三五”重大课题“文化创意+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课题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国家文化创意产业专家 耿秀彦

  首先说说文创与茶的关系,我认为是“道”和“器”的关系。器是道,而道是虚的、精神的,又是无限的;器是有形的、物质的,又是有限的。一个好的文化创意产品,道在其中,且道可以生一,一可以生二,二可以生三,三可以生万物,这就形成了产业链的无限延伸。

  第二,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目的是什么?1.为了推动及落实“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施,加快美丽中国的建设;2.传承中国优质文化,弘扬民族先进文化;3.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众文化品位;4.用文化创意产业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5.提升民众的责任感和自豪感;6.提升我们国家的整体形象,提高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升我们在国际上的线.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引领一种全新而美好的品质生活方式。

  第三云南茶叶种类大全集,文化创意产品有何特点?原创性强,文化内涵丰富而正确,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和精神体验价值,低成本、高附加值,其作品可产生衍生品,且衍生品可复制,可大规模生产,并且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第四,文化创意的产业特征是什么?文化为本源,科技为后盾,艺术体验为诉求,产业发展为出发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美学经济为发展原则。对资源的占用少,对环境的污染小,对经济的贡献大。这也是很多先进发达国家为什么要文化强国、文化立国的主要原因。

  第五,打造茶产业项目,需要注意八点:1.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2.提高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3.梳理优质文化,提炼优质文化元素;4.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知识的学习;5.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6.树立品牌意识,形成自身的IP,加大宣传力度;7.建立一套奖励、激励机制;8.形成合理的商业模式。

  我们相信,只要把握趋势,了解“文创产业”的本质,理解“文创与茶产业”的关系,只要项目定位准确,商业模式合理,文化创意产业一定会助力“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甚至会形成对传统产业的巨大带动效应,也必将会硕果累累。

  我们小小的防城港市地理位置独特,背靠十万大山,面向大海,与越南接壤。十万大山孕育出了特有的“花朵王后”——金花茶。这个茶的文化、产业发展了20多年,走得很艰难,但也得到了社会认可。今天,我来介绍一下金花茶示范基地如何跟产业融合在一起。

  首先,介绍一下珍贵的金花茶。金花茶有药食同源的作用,尤其有咽喉炎的人喝金花茶效果最好。药用价值包括抑制肿瘤、抗衰老、增强肌体免疫、平衡各种机能、增强心肌收缩和血管弹性、增进肝脏代谢、降低胆固醇、降血压、激活多种酶等。

  防城港政府这20年干了几件事:将金花茶产区列入国家级的重要保护区,这是特有唯一的金花茶保护区。2011年获得国家级的地理标志;2015年金花茶列入国家生态资源的产品认证;2010年5月,国家卫健委批准金花茶为新资源食品;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公布了金花茶的地理标志,金花茶的叶子和花同为药源可开发的饮品。

  我们20多年开发了一系列产品,有金花茶做的花茶,还有金花茶叶子做的茶饼。七八年前,这个茶风靡一时,所以整个防城港的茶产业发展到6.7万亩,形成了育苗、种植、加工、观赏一体化发展的路线,建立了防城港大山蓝区的产业核心示范区,以及金花茶基地,还有自治区示范基地。另外,深加工产品近80多种,在国内外进行销售。但20多年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就是怎么解决转型升级问题。

  第二,依托防城港市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我们建设开发了康养药茶产业。2019年6月,防城港市开展建设试验区,习总亲自宣布和部署了国家级园区的建设。2021年,国家11个部委联合出台文件,提出15条具体政策,支持国家级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创设平台。2021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也印发了《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总体方案》,为金花茶产业打造了很好的平台。

  第三,下一步的课题是让茶产业向健康产业发展。一是开展金花茶系统性基础研究。利用我们跟科研院所及相关专家的合作,分析药性和健康保健效果,向更多产品类别发展,如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二是开发金花茶等本土资源康养药茶产品。防城港还有“两大香”:八角和肉桂,试试金花茶能否结合肉桂或八角开发一些产品。三是加快金花茶小镇建设,和产业结合在一起。四是发展金花茶康养旅游,为我们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我将围绕茶功能性应用跨入电子商务为主题,就当前互联网经济大潮下,依托茶的功能性应用与研发,孵化产业的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服务于乡村振兴、产业富农的农村现代化发展大局谈几点感想。

  茶产业在21世纪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功能性应用于研发及多元业态的孵化,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市场潜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怎样在保持茶文化和茶传统的同时,通过茶的功能性应用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近十年来,茶逆流提取、超临界萃取、膜分离、大孔吸附树脂分离、逆流色谱、生物酶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不断应用推广,茶叶功能性成分的提取纯度及安全性在持续提升。

  茶的功能因子包括茶单宁、咖啡碱、茶黄素、茶皂素等,钾、钙、镁、钴、锰、铁、氟等矿物质元素。茶叶中丰富的茶多酚、茶氨酸是自然界中最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比维C、维E及其他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如BHA、BHT、PG等)更强的活性,食品领域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还体现在化妆品、轻工业、化工业等领域,不仅使产品绿色环保,更亲肤自然、无毒无害。此外,现代科学已充分证实茶叶健康机能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以茶多酚、氨基酸、茶色素、生物碱等为主的化合物,尤其是儿茶素类化合物,具多种对有益的药用价值。

  茶的功能性应用覆盖面广,受众和业态多元,已逐渐形成行业内外的共识。如何将茶产业做大做强?除产品革新外,要远瞩、未雨绸缪地为茶健康产业的利益共同体制定规范标准,进而为整个茶产业链条铺设畅通广阔的道路。

  21世纪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大跨越时代,也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在当下5G、VR、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大规模普及应用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下,互联网“绿色、安全、便捷、无接触”等优势开始集中发力,加快渗透进各行各业,使各领域的发展都呈现出明显的互联网+发展倾向,茶的功能性应用跨入电子商务堪称“强强联手”,将创造出1+1>

  2的效益。

  今年3月,习总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福建茗家精点商贸有限公司也正以此为目标努力奋进:一方面,加大对“茶功能性应用”的研发投入、电商从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依建出众的乌龙茶禀赋资源优势,从大健康角度为福建本土的茶企业、茶商家孵化产业的多元业态提供运营指导及规划,打造直播电商平台,通过深挖茶产业的功能性保健价值,延伸茶叶生态产业链条,丰富顾客的购物体验,取得较为显著的市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次论坛以跨领域整合、跨行业发展技术引领高度茶的雅称大全,使具有多元业态的茶健康产业模式展现出磅礴的市场潜力,结合互联网+茶健康、茶健康+电商扶贫等论坛产业链,以顺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助力国家乡村振兴的良愿目标,推动我国茶健康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茶健康与文化论坛计划连续举办三年,依托论坛平台还将推动东方茶文化产业中心、茶健康产业研究院的落地建设,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参与。

  本次活动在生命时报客户端、一直播、抖音、快手、视频号、今日头条等平台同步直播,近2850万人次观看直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茶心与茶叶的区别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