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茶叶文化

茶文化意义茶叶发展历史

  茶文化是多元文化的融合,汇聚一个地区的经济、风俗、艺术、观念、宗教等精神文明内容于一炉

茶文化意义茶叶发展历史

  茶文化是多元文化的融合,汇聚一个地区的经济、风俗、艺术、观念、宗教等精神文明内容于一炉。金华茶文化源远流长,是婺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体现。弘扬金华本土茶文化可以丰富大众生活的文化内涵,对促进金华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的交流、提升本地茶企的品牌识别度和竞争力,助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都有显著价值。众多茶人茶企作为传播主体在金华茶文化传播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金华茶文化研究会成立于2007年,是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单位会员,秉承倡导“茶为国饮”的理念,遵循“研究茶文化、弘扬茶文化,培养市民文化素养,促进对外交流,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宗旨,充分发挥优势,扎实开展工作,为促进金华茶文化的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保障茶文化的传播,金华茶文化研究会肩负起领头羊的作用,举办茶文化论坛和茶艺师、茶业管理人员的培训班。于2010年编辑出版了金华第一本茶文化画册一一《八婺茶韵》,追踪茶史、巡礼茶乡、礼赞茶人,“融知识性,文学性,学术性于一体,让读者在阅读中能直观地领悟茶文化,享受茶文化”。从2007年开始定期出版季刊《八婺茶文化》,讲究质量、注重特色、贴近生活,加强了茶文化的宣传普及工作。同时,通过完善各县市茶文化社团机构的建立,开展茶文化的异地交流,逐步壮大了茶文化队伍。围绕婺州举岩研究中心开展活动,深入挖掘茶文化内涵,出版了《千年贡茶说举岩》,从一个个生动曲折的故事中诠释举岩贡茶的历史、文化、工艺、种植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和传统文化深切接轨茶叶发展历史,尤其是茶与道家文化的文脉资料对研究中国茶文化的学者与专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金华茶文化研究会筹建了“金华茶文化研究基金会”, 组织力量编辑出版了一套金华茶文化丛书,分《茶史茶俗》、《茶诗茶文》和《茶业茶人》三册,系统地梳理了各个历史时期金华的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的历史积淀和成就,既普及茶文化知识又提高全民文化素质。金华茶文化研究会脚踏实地的不懈努力为金华茶文化的传播插上了奋飞的翅膀。

  目前金华有100多家茶叶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市场营销、推广茶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比如婺州举岩是历史名茶,更以明清贡茶名闻遐迩。但随着历史的变迁,清末以后,千年名茶的制作技艺濒临失传。采云间的创始人潘金土主动接手经营面临湮没的婺州举岩茶,恢复其制茶工艺,稳定其品质,挖掘其文化,并成立了婺州举岩茶研究所,使这千年贡茶重放光彩。在严格地方标准保护举岩贡茶的品种、工艺流程和加工标准的同时,又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扩大影响。2008年国务院19号文件将婺州举岩传统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茶叶行业绿茶类制作技艺首次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京2008奥运圣火采集之际,举岩贡茶作为凝聚了中国千年茶文化的载体,被奥林匹亚博物馆永久收藏”,又被选定为国礼,赠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举岩贡茶承载着金华茶文化和平、友谊的精神远播国内外,成为金华的又一张名片。

  在恢复历史名茶的同时,金华的生产茶企还新创名茶。比如,磐安云峰秉承唐代贡茶“婺州东白”的工艺特色在千年之后实现了华丽蜕变。更香茶业有限公司在北京市场推出有机绿茶,义乌道人峰公司、东阳东白山茶场、磐安羊尖山有机茶开发公司都加入有机茶开发的行列,金山茶叶公司与欧洲茶叶考察团达成长期贸易意向,打破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竖起的绿色壁垒,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就奠定了绿茶出口的基础,扩大了茶叶品牌的影响力。

  茶馆茶楼是弘扬茶文化、传播茶文化茶文化意义、传承茶文化的重要力量。作为茶文化传播的主力军,金华的茶楼各具特色,各有侧重。有旨在宣传茶知识、分享茶道的茶馆,如,金华陆羽茶书院既卖茶又推广书,而且开设“生活茶”培训班,让爱茶的朋友通过识茶、认茶、泡茶的过程走进茶,体验由茶文化带来的魅力。有把茶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和茶文化的传播及与其他文化相融合的茶馆,如,金华山双龙洞旁和黄大仙祖宫内的两个举岩贡茶茶馆,每天为来自世界各地游客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又如,东阳的和品茶馆,旨在传承东白山制茶非物质文化,从外在装修与内在布局有机结合,一木一砖一石皆是东阳传统民俗风格,一盏一题一咏均有庄子意蕴,以其浓浓的文化气息在2017浙江省十佳文化茶馆评选中获得第一名。这些茶馆让市民们享受茶色生香的时光,为更好地宣传和推广茶文化做了潜移默化的日常传播。

  传播茶文化,让老百姓接受茶、了解茶,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将茶端到老百姓手中,让老百姓切实感受茶的韵味。为了让茶走入寻常百姓家,金华市开展了类型多样的茶事活动来彰显金华茶文化的动人魅力。一方面,积极有序推进茶文化“四进”活动:一是茶文化进小学,请来专家授课传艺,让学生对茶有初步的感官认识,同时举办征文、书画、黑板报展示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精彩纷呈的活动中多方位地领略茶文化的魅力;二是茶文化进社区,利用讲座等形式向社区群众宣传茶叶的营养成分、保健功能,让他们更加懂得科学饮茶;并通过茶艺师带来的茶艺演示,让群众领会茶对和美心灵的滋养,促进和睦邻里关系的建立,增强社区凝聚力;三是茶文化进乡镇、进农村,手把手教村民泡茶,让村民在自家门口学茶艺,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品质,彰显了茶叶亲和的魅力;四是每年四月中旬举办“清茗酬知音”万人品茶大会,展示茶产业、宣传茶品牌、促进茶交易、弘扬茶文化,为所有“爱茶人” 举办一场品茶盛宴,从而扩大金华茶文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纵向结合岁时节令、横向联合书画剪纸等艺术类型开展茶文化活动,如,2012年浙江省茶文化剪纸艺术展在金华市剪纸博物馆开展,《设茗知花香》《云雾山中采茶忙》等精彩作品宣传了金华茶文化;2016年“秋高重阳日,敬老举香茗”的敬老茶会,引导参与者关注饮茶养生;2016年11月8日在智者寺种植18株智者禅茶,宣扬“清、敬、和、美” 的茶文化理念,以茶结缘,以茶惠民;2018年5月25日,举办“醉美茶仙子,茗香识佳人”八婺茶文化展示活动,设置茶席,传递茶既质朴无华又丰神优雅的文化魅力。第三方面,众多知名茶企积极参与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国际茶文化发展论坛、茶香旅游发展大会、中国茶产业经济研讨会等活动,展现了八婺悠久的产茶历史、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以及金华茶产业的发展成就和茶品牌茶企风采,立足全国、放眼世界,拓展金华茶文化的影响力。

  “茶文化是茶产业发展的软实力”、“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 这些观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因而各地都注重文化研究,旨在以先进文化熏陶人、鼓舞人,激发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如前所述,金华在茶文化的搜集整理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主要表现形式为静态的文字展示,且发行范围比较小,主要是在传承方面价值突出。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对本土茶文化内涵系统清晰的归纳概括。而在现实的茶文化内涵推广过程中,对地方茶文化个性的自信心不足,表现出人云亦云的从众心理。比如“金华市惠明茶文化博物馆” 的名称不禁让人心生疑问,而说到金华的禅茶则必提余杭的径山茶、普陀山佛茶。金华处在浙江这个产茶大省,周围县市名茶众多,尤其容易为杭州这个茶文化热点城市所屏蔽。正因如此,金华应该深入地方文脉,突出当地个性。当代著名茶人王旭烽说“相比于茶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的关系,茶与道家文化的相融历史与现实资料都较为欠缺。”而利用茶与道教的丰富关联是金华本土茶文化彰显个性的途径之一。如果深入研究婺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领会双林寺、智者寺、大佛寺的宗脉源流,恰当运用都可以彰显金华茶文化的独特个性。

  在茶文化传播过程中,企业界、传媒界等传播主体都容易将茶叶本身的营销与茶文化的传播相混淆。茶企作为经济实体更是容易把茶文化传播的目标局限在茶叶的营销是否成功上。其实,依靠茶叶销售传播茶文化,最终目的还是营销而非传播。有时会因为营销目的过于明显而让人敬而远之,有时会因为“炒”茶的不良现象,让人们关注茶的价格,而对茶的功效和蕴含的文化价值却鲜有涉及。事实上,茶叶是一种商品,更是一种文化。“所有的传播首先是建立在自我的内在传播系统之上”,茶文化的传播首先是对茶企经营者的濡染,在种植、采摘、制作的生产过程中,在闻香、观色、尝味的感官品饮中,领略茶“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的品质茶文化意义,树立品正行雅之气,拥有内外兼修之美。这由茶滋养而来的茶企经营者的平和从容本身就是对身边芸芸众生的无形吸引,而在平和从容心态下设计出的传播方式更能够为人涤除浮躁之气,让人由走马观花的过客成为兴致盎然的体验者,又因为品茶体验的清净明澈、传播形式的鲜活生动而建立口碑,最终成为茶叶的忠诚消费者和茶文化的热情传播者。因此,注重濡染,让茶成为人们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是实现茶文化人际传播的有效途径,促进经济与文化双赢。

  如前所述,金华的茶事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但总的来说,因受“饮茶以客少为贵,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 的思维定势的影响,茶事活动通常定位于“展示”,往往面向茶叶从业人员、原有的茶文化爱好者等,以茶艺师的演示为主。比如,在茶文化的“四进”活动中茶文化意义,能参与的学校、社区、乡镇并不多,真正能参加的人员就更少茶叶发展历史,而参加人员中能够参与体验的更是凤毛麟角。这就使得茶文化传播的受众面比较窄,而受众又以“观众”身份自居。茶艺师完美的视觉呈现固然能够为观众留下“服装真好看”、“动作真优雅”等视觉印象,但这种感官愉悦是短暂的,活动一结束,也就停止了传播过程。事实上,新时代的受众不再满足于被动、肤浅地接受信息,更多希望参与和体验,注重心理上的满足。茶文化本身也特别注重在视听之外的嗅觉、味觉、触觉等度的感官体验。为此,在茶事活动中,要注重营造全感官体验氛围,通过良好的感官体验激发受众积极的情感体验,由此生发行动体验、思考体验、关联体验。“受众是实现信息传播目的和价值的根本所在”,为此,诚心诚意地提高参与度,给受众一个积极正面的体验印象,受众就会主动参与到信息传播中,甚至反客为主,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从而实现茶文化传播的持续性良性循环。

  报纸、广播、电视和杂志都是大众传播的媒介,在文化传播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大众传播信息的速度非常快捷,接收信息的人群多,产生的影响大。”媒体的参与,无疑极大地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扩大了茶文化的影响力。每当金华有茶事活动,金华日报茶文化意义、金华新闻客户端、婺城新闻网、武义新闻网等媒体都会及时报道,让受众及时了解。但如果仔细去研读这些新闻报道,就会发现时间、地点、人物、过程茶文化意义、价值意义等要素皆备,而鲜有对茶文化内在蕴含的阐释与表达。金华电视台也在《舌尖上的金华》专栏做了一期《举岩贡茶》,明显比新闻报道有感染力,但也是着重突出举岩贡茶的历史与地位,在意境的营造与渲染方面略显不足。茶文化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除了茶叶种植制作工艺学、茶叶营销经济学、茶史学、茶俗学,还应包括茶文学、茶美学、茶文化功能学等内容。这些属于“精神财富” 的内容往往诠释了茶道的内在意蕴,是核心的、内隐的,又恰恰因为其内隐性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是不容易被理解而又容易被忽略的。报纸等媒介“对于受众有召其感情、启迪智慧等作用”,“不仅要为受众服务茶叶发展历史,而且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去引导受众,教育受众”。报纸的媒介理应更多的关注茶文化的意境之美,从提升精神内涵和内在品位来实现普及和引导茶文化传播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国内茶文化现状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