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茶叶展会

宜昌五峰茶叶品牌茶叶生产全套设备展览图片高清

  纸本,着色

宜昌五峰茶叶品牌茶叶生产全套设备展览图片高清

  纸本,着色。吴昌硕(1844年-1927年)初名俊,后改俊卿,字昌硕,七十岁字行,号缶庐。浙江安吉士。能诗,善字画,擅长适意花草,绘画设色、构想、规划独具气势派头。

  枕呈卵形,枕面出檐,中心微内凹,平底露胎。枕面周边绘外粗内细的两道墨线,内画孺子垂钓图。孺子头梳刘海,身着紧袖长衣,手持鱼竿垂钓河中游鱼。

  河北博物院位于石家庄市文明广场,北起中山路,南到范西路,东临东大街,西至西大街,是河北省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天下爱国主义教诲树模基地、国度一级博物馆。

  错金博山炉是一种熏香器具,通高26厘米,1968年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通体用金丝和金片错出伸展的云气纹。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上下升沉的山峦。炉盖上因山势镂孔,雕塑出活泼的山间风光,神兽出没,豺狼驰驱,轻盈的小猴或蹲踞在峦峰高处、或骑坐在兽背上游玩游玩,猎人手持弓箭巡猎山间。炉柄透雕成三龙出水状,以龙头擎托炉盘。

  1、5、10、12、28、30宜昌五峰茶叶品牌、36、41、42、45、60、68、116、130、518、519、快1、旅游11、夜参观1、夜参观3路等多条公交线路设有“省博物馆”站。

  沙石质。双手及背光残破。面相周遭,头戴宝冠,披巾,袒上身,戴项圈璎珞。下着长裙。双手合十,交脚坐双狮座上,背光两侧各一胁待站立合十。下有四足方床,前面刻香炉,两侧跪坐12养人,床两侧亦各有5扶养人。这件藏品也是河北省现存最早的石刻造像之一。

  用整块青玉雕制而成。枕中部内凹,枕面及前、后两面元气以细而浅的双勾阴线刻出含蓄流利、互相勾联的变形云纹。玉质晶莹,形体巨大,极其稀有。

  纸本。杨继盛(1516年-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河北容城人。嘉靖丁末(1547年)进士,官至兵部武选司。以劾严嵩坐牢被害,年仅四十岁。此墨稿便是杨继盛在狱中所书的年谱。始写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闰三月,止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玄月。年谱叙说了生前四十年的险阻困难行状。墨稿首页自画瓶插莲花一枝,寄意出污泥而不染。引首有清熊枚“平生坎壈”题额,拖尾有潘应椿、张之洞等十四人题跋。

  墓葬墙面粉饰品。1995年曲阳县西燕川村王处直墓出土,长136、高82厘米。由15人构成,表示了乐队演奏演出的热烈局面。右侧第一人着男装,多是乐队批示。12名吹奏者皆为女子,身着窄袖襦衫,长裙曳地,分前后两排,所持乐器有箜篌、筝、琵琶、点头、座鼓、笙、方响、筚篥、横笛等。乐队批示下方有孝子2人。盛唐气势派头,海内仅见。

  朱雀衔环耸立于两高足杯之间的兽背上,通体错金。朱雀展翅翘尾,精神焕发茶叶消费全套装备,喙部衔一能自在动弹的白玉环。兽爬行,四足分踏在两高足杯底座上。朱雀的颈、腹与两杯的外表嵌有圆形和心形绿松石十三颗,颜色斑斓。出土时两杯内尚存朱白色陈迹,揣测为化装品。

  玉片为岫岩玉,大都呈纯绿色,夹有灰白、黄褐色。玉衣分为六部门。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约700克。玉衣情势与刘胜墓的类似,头下有鎏金镶玉铜枕。

  敛口,深腹,敞口流,兽形柄,蹄形矮足。器身阴刻三角纹,上饰卷云纹。内底刻有铭文“佳正月初吉丁亥,蔡叔季之孙,员媵孟姬有之妇盘。用祈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之”,反应了年龄期间燕国与蔡国互通婚嫁的史实。

  胎明净细致,通体施白釉,釉色晶莹滋润。唇口,短颈,丰肩,腹下渐收至底,底微内凹。肩部绘莲瓣纹,腹部主题纹饰为折枝三果,近底处绘蕉叶纹一周。三组纹饰间以弦纹离隔。这是一件典范的宣德青花梅瓶。

  胎明净细致而致密,通体施白釉,口缘及足部露胎,釉色白中闪青。外型成双鱼跃起状,鱼头为瓶的口、颈、肩部,身为瓶身,尾为瓶之圈足。瓶口外侈,腹部扁圆,圈足外撇。瓶身饰满鱼鳞纹,两侧堆塑双排鱼鳍纹,高低均有环形系,圈足置孔,便于穿系扶携提拔。

  铁足大铜鼎是一种礼器,高51.5厘米,1977年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出土。铁足大铜鼎是战国中山王墓出土九鼎中的首鼎。铜身,铁足。外壁刻有铭文77行469字,是今朝(停止至2014年)所见铭文最长的一件战国铜器。铭文纪录了中山国相邦司马赒率师伐燕、扩展国土的功劳,警告后世汲取汗青经验,警觉周边诸国的打击。具有主要的汗青代价。铭笔墨体细长奇丽,词句高雅漂亮。

  端石。完好画面是由十二件刻石构成,共十六幅画面,阴刻图案及笔墨。为乾隆三十年直隶总督方观承编撰。描画了从种棉到织染成布的全历程,每图均有乾隆、方观承七言题诗阐明宜昌五峰茶叶品牌。

  绢本,设色。蓝瑛(1585年~1664年)字田叔。钱塘人(今杭州)。善画山川,有“浙派殿军”之称。此画远山耸峙,树木苍劲,红叶明媚,野桥曲径,桥上一老者骑驴款款而过,厥后有荷物及策仗者相随。构图气魄宏伟,笔势雅健清逸,为蓝氏决心之作。图作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时年七十二岁。

  胎质坚固。寿星脸部、手部及寿桃均施白釉,外套、靴施褐色釉,亵服用绿色,飘带为黄色。泥像秃顶垂耳,两颊深陷,长髯,喜笑容开。身躯斜立,双手捧桃。外型漂亮,工艺高深,是清康熙年间瓷塑艺术珍品。

  纸本,设色。王原祁(1642年-1717年)字茂京,号麓台,一号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之孙。专心画理,精于翰墨,肆力山川,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并称清初“四王”。此图绘一马平川,树石苍古,一派寂静高旷的南山风光。题款“癸末嘉平为南老道兄五褒初度,余作南山图奉祝宜昌五峰茶叶品牌。偶为公务所阻,今岁来往直庐,时作时辍,日来以残腊公余亟成之,恰值生申令辰,犹能够南补视之也。时康熙甲申尾月望后,娄东王原祁”。钤“王原祁”白文印、“麓台”白文印。

  展现面积873平方米,分为北朝磁器、邢窑磁器、定窑磁器、磁州窑磁器、井陉窑磁器、元瓷遗珍、明清官窑佳构7个部门,展出磁器佳构276件。

  玉质晶莹明净,璧的两面砥砺精密的谷纹,周边起棱。璧的上端有透雕双龙卷云纹高纽茶叶消费全套装备,纹样漂亮,外型活泼,砥砺精美,为汉朝玉器中的珍品。

  胎呈红色。杯作卧鸭回顾衔尾状,鸭长嘴,弯颈,尾作荷叶状杯口,姿势幽雅优美。杯口内和鸭身施黄、白、绿、褐色釉,色彩淡雅温和。

  1977年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出土。案面已朽,仅备案座,边长47.5厘米。底部是两雄两雌跪卧的梅花鹿,四龙四凤构成案身。四龙独首双尾,上吻托住斗拱,双尾向两侧盘环反勾住头上双角。四凤双翅聚于中心连成半球形,凤头从龙尾纠结处引颈而出。集锻造、镶嵌、焊接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庞大精致,无以复加。

  胎坚固厚重,釉色白中闪青。瓶身呈八棱形,小口,折沿,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至底,八棱云纽盖。盖的莲瓣内绘灵芝纹。身绘青花海水及火焰纹,海水顶用留白伎俩饰游龙四条,肩及颈部饰快意形云纹,内绘青花花草、凤鸟和怪兽。器形高峻,纹饰丰硕,白地蓝花与蓝地白花相映成趣,极富艺术传染力。

  展现面积729平方米,定时期分为西汉、北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当代8个部门,展现了从汉朝到元朝的曲阳石雕佳构132件,大部门为释教造像,另有石像生、石雕艺术品等。此中北齐释迦牟尼说法像、北齐镂雕弥勒七尊像、唐胁侍菩萨立像、五代彩绘散乐浮雕、奉侍浮雕等更是佳构。

  展现面积1845平方米,展出文物710余件(套)。展览分为两个展厅。《燕国故事》分为燕国故都——燕下都、礼乐之邦、雄姿英才、铁器时期、王者余晖5个单位,经由过程浩瀚文物、图表、大型绘画等片面展现燕国概略。此中燕下都出土的透雕龙凤纹铜铺首、大型陶礼器、成组铁范、金银饰品等。《赵国故事》除展出赵国墓葬出土的铜器、玉器和陶器外,还使用多媒体展现手腕,演示“胡服骑射”、“物归原主”等汗青故事,表示赵国的汗青文明。

  汉白玉。头、左臂及右手残破。菩萨宽肩,丰乳,细腰,腹微鼓,跣足立于莲花座上。上身略左倾,身形略呈“S”形。颈戴项圈三层。披帛,至左胸挽成结。下身着长裙,裙上挂满精巧华美的璎珞。婀娜多姿,衣纹华美,富有较强的艺术传染力。

  展现面积1845平方米,展出文物1605件(套),共21个单位,占用两个展厅。第一展厅分为惊天发明、陵山古墓、刘胜其人、棺具、金缕玉衣、玉器、玻璃器、人俑、车马、幄帐10个单位;第二展厅分为灯具、炉具、日用杂器、文具文玩、医疗、货币、刀兵、铁东西、烹调饮食、石磨和陶器11个单位。此中刘胜和窦绾的金缕玉衣是中国出土年月最早的完好玉衣。鎏金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鎏金银蟠龙纹铜壶、透雕双龙高钮谷纹白玉壁等都是举有代表性的佳构。

  纸本,水墨。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工诗文,善字画,善于画梅、兰、竹、石,尤精墨竹,书亦新颖,隶楷各半,自称“六分半书”。是出名的扬州八怪之一。该画在构图上突破前人成规,接纳柱石居中,左竹右诗的章法。用笔精练,墨色浓淡枯润,极具脾气。题款“一块石,两竿竹,小窗前,清趣足,伴念书,寒玉,夜灯红,窗纸绿。板桥郑燮”。“克柔”、“爽鸩氏之官”二白文印。

  2015年9月1日,河北博物院推出“抗日狼烟——豪杰河北”和“铭刻汗青圆梦中华——留念抗日战役成功70周年河北档案文献展”等白色主题展览。该展览以文物史料报告抗战汗青,以大批实在的汗青图片再现昔时的史实,展现了1937年至1945年的八年抗战时期河北军民的奋斗史实,内容包罗狼烟烽火、日军暴行、河北敌后抗战和巨大成功等四个单位。陈设面积1300平方米,展出文物240余件,汗青图片350余幅。

  青石雕成。圆形,带盖,盖面上为两条回旋的龙。龙抬头,吻部毗连。砚面滑腻,三足较粗,前面刻有纹饰。

  1989年磁县湾漳村高洋墓出土,长37米、最深处8米。墓道呈斜坡状,在墓道两侧和底部空中都彩画图案,面积约320平方米。空中绘莲花和缠枝花草构成的粉饰图案,工具两壁绘制106个真人巨细的仪仗人物和41个祥禽瑞兽。内容丰硕,武艺崇高高贵,代表了北朝期间绘画艺术的最高程度。

  河北博物院的前身是河北省博物馆。2014年6月9日,河北博物院揭牌建立,总修建面积53128平方米,展览面积22000余平方米,文物藏品15万件,此中一级品334件(套),二级品1910件(套),三级品16313件(套),以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河北现代四台甫窑磁器、元青花、石刻释教造像、明清处所名流书画和抗日战役期间文物最具特征。别的,院内藏书5万余册,很多是明清善本图书,为河北省处所志次要珍藏单元之一(停止2014年底)。

  纸本,设色。虚谷(1824年~1896年)姓朱,名虚白,落发为僧后用虚谷名。安徽歙县人。擅画山川花草蔬果禽虫。此图紫藤叶茂花艳,两尾白色金鱼游玩追逐,给人以清爽高雅、妙趣横生之感。署款“紫绶金章,鳌峰”。钤虚谷白文印、“三七峰草堂”白文印。系虚谷五十七岁作品。

  纸本。朱耷(1626年~1705年)字雪个,号八大隐士。江西南昌人。身世明代宗室,明亡后,落发为僧。绘画、书法无不善于。此图墨笔适意,饰以浅绛,湖水岸边一双鸿雁,一展翅翱翔,一栖于陂石上,几棵芦草装点其间。翰墨未几,却形神毕具,富有天趣。自识“八大隐士”,并连写成“哭之”或“笑之”,以表达祖国亡沦,啼笑皆非之情。钤“八大隐士”白文印、“何园”白文印。从绘画气势派头及署款、钤印看,此图应是朱耷暮年之作。

  胎明净细致,釉色白中微闪青。菱花形口,花瓣形浅腹,矮圈足。口沿表里均饰海水纹,表里壁绘成两两对称的莲花图案,底为折枝菊。釉里红因烧制时复原氛围不敷而红中泛灰玄色。

  刘胜金缕玉衣长1.88米,1968年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刘胜金缕玉衣是中国初次发明、规格最高、最完好的玉制葬衣。按人体构造比例建造,分为头罩、上衣、手套、裤筒和鞋等五部门。全套玉衣由各类外形的玉片构成,玉片四角有孔,用金丝加以编缀,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与玉衣同时出土的有镶玉鎏金铜枕、玉眼盖、玉鼻塞、玉口琀、玉耳塞、生殖器罩、肛门塞,构成一套完好的葬玉。

  燕国宫门构件。1966年易县燕下都遗址老姆台出土宜昌五峰茶叶品牌,长74.5厘米。作兽面衔环状。兽面为卷眉,凸目,卷云鼻,飞卷的髯毛间暴露獠牙,口衔八棱形环。兽额上站立花冠尖喙宜昌五峰茶叶品牌、展翅欲飞的凤鸟。两条长蛇环绕纠缠凤鸟双翅,曲颈回顾奋力挣扎。铺首两侧各有一条攀龙。龙头、凤首和蛇颈均为圆雕,通身雕精密的羽纹和卷云纹。器形宏大,纹饰华美,形象活泼,具有极强的艺术传染力。系燕国代表性器物,已被用作新馆大厅情况粉饰。

  展现面积1845平方米,展出文物1400件(套),占用两个展厅。第一展厅“古国风采”分为国史、都城、经济、文明、交战、王陵6个单位,展现了中山国共同的汗青、文明和民风风情;第二展厅“王室宝藏”分为青铜器、陶器、玉石器3个单位,展出了战国中山国带有明显游牧民族气势派头的礼器、兵器、日用用具、粉饰品、冥具等浩瀚文物佳构。此中错金银四龙四凤计划、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底座、银首人俑铜灯、错银双翼神兽等文物是展出中的佳构。

  子口盖,环纽。壶口略外侈,鼓腹,高圈足。双铺首衔环。器通体饰鸟篆文不祥语和植物纹带,笔墨和图案均有纤细的金银丝双勾错出。壶盖错铭文“有言三,甫金,为荃盖,错书之”12个字。颈部有铭文“盖圜四缀,仪尊成壶”8字。上腹错铭文“盛兄盛味,於心佳都,于”10字。下腹部有铭文“口胃,充润血肤,延寿却病,万年不足”14字。铭文连读是一章四言韵文。字体纤细流利,做工精巧。

  展示河北石器时期的汗青,展现面积873平方米,展出文物300余件(套)。展览分为“旧石器时期的泥河湾”和“新石器时期的文明遗址”两部门,“旧石器时期的泥河湾”

  1977年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出土,长51厘米。猛虎身躯浑圆、颜色斑斓,弓身右曲,三足着地,一爪腾起,正将捕获的小鹿送入伸开的巨口当中。山君的勇猛与小鹿的强大构成明显比照。典范的战国时期气势派头。植物腹下刻有铭文,阐明建造工夫及官匠姓名。

  1964年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元朝窖藏出土。通高42.3厘米,口径15.3、底径18.7厘米。胎坚固致密,器表施白釉,釉色细致滋润。直口,短颈,溜肩,鼓腹下收,平底。覆盆式盖,盖顶堆塑坐狮钮。盖面绘青花莲瓣纹、卷草纹和回纹。颈部绘青花卷草纹和牡丹纹。肩部饰快意形垂云,上有青花绘制的水波纹,用留白伎俩托出白莲数朵。罐体利用彩绘、镂雕、堆贴等多种粉饰技法,共有11层纹饰。腹部双勾菱花形串珠开光,内镂雕四时园景花草山石,以青花衬着枝叶,釉里红涂绘山石和花朵,青花光彩淡雅,釉里白色彩纯粹,蓝红照映,光彩淡雅耀眼,工艺崇高高贵,为元朝青花磁器代表作。这件大罐集绘画、镂雕、浮雕、贴塑、青花、釉里红等多种粉饰技法于一身,代表了元瓷烧造的最高成绩。

  绢本,设色。唐岱(1673年-1752年)字毓东,号静岩,又号默庄。满洲正蓝旗人。王原祁门生,以画供奉内延,康熙赐“画状元”。此图描画夏季山川风景风光,画面峰峦叠嶂,长松杂树,丰茂多姿;草屋草亭,犬牙交错;凉棚内二叟对从乘凉,小桥上一僮仆携琴而来。设色清爽高雅,章法有序,技法纸熟精当。署款“夏季山居,臣唐岱恭画”。钤“臣唐岱”白文印、“恭绘”白文印。经考据,此图作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作者时年六十二岁。画面钤有“乾隆御览之宝”等鉴藏章十方,系原清宫内府所藏。

  壶通体用鎏金、鎏银工艺粉饰。口部和圈足饰鎏银卷云纹带,颈部饰金银相间的三角纹带,腹部饰四条独首双身的金龙互相翻卷蟠绕,并缀以金色卷云纹。铺首鎏金。盖面饰鎏金夔凤,盖缘饰鎏银卷云纹,卷云纽鎏银。纹饰金银相映,华丽堂皇。壶内壁髹朱漆一层。壶底刻铭文:“楚大官,槽,容一石□,并重二钧八斤十两,第一”。

  绫本,墨笔。戴明说,字道默。河北沧州人。工书善画,尤精山川。此图顽石高耸,修竹三竿,清雅恼人。构图简约明了,用墨浓淡相宜,自题“戊午秋天画为瑞翁老公祖正之,戴明说”。

  灯作卧羊形。羊抬头,双角卷曲,身躯浑圆,短尾。羊背和身躯分铸,颈后置活纽,可将羊背向上打开,平放于羊头上作为灯盘。灯盘为卵形,子口,一端有小流嘴。羊腹中空,用以储油,出土时腹腔内残留有含油脂身分的红色堆积物。

  青玉。带盖葫芦形瓶,中空,瓶外壁雕琢有两只爬伏在枝叶上相向的蝙蝠。瓶下部的两侧各有一个梳双髻的孺子,作双手抱瓶状。外型活泼生动,具有浓重的糊口气味。

  胎质粗松,呈浅白色。军人深目,高鼻,髯毛上翘。头带盔,身穿甲,腰束带,足蹬靴,肩有披膊,胸前阁下各有一卵形护镜,脚踏于方座之上。右臂蜿蜒,似手华夏持有刀兵。左手按虎头盾,盾上部有两个练拳人,下部有两个身体矮小的兽首人身像。

  环绕着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遗址睁开,分为旧石器时期晚期、旧石器时期中期和旧石器时期晚期3个单位,重点展示马圈沟、小长梁、侯家窑和于家沟等出名遗址;“新石器时期的文明遗址”从河北上百处新石器遗址当选取了3个最具代表性的文明遗址加以展现,分为南庄头文明遗址、北福地文明遗址和磁山文明遗址3个单位。展览经由过程大批什物、照片、模子及回复复兴景观,再现了史前期间河北先民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糊口场景,展现了人类先人由无知落伍走向文化野蛮的过程。

  朱雀抬头翘尾,脚踏蟠龙,口衔灯盘,作展翅欲飞状。灯盘为环状凹槽,内分三格,各有烛扦一个。灯座为一蟠龙,龙首昂起。因建造时铅的比例较大,以是灯体非常稳健。

  胎质粗松,呈浅灰色,上敷红色化装土,乳红色釉。小口,折沿,短颈,溜肩。上腹微鼓,下腹渐收至底,底内凹成圈足。口沿下绘一周覆莲纹。上腹布于两周弦纹间绘有六朵缠枝牡丹。下腹绘芦雁图,三只大雁信步芦苇丛中,几只残荷装点其间。近底部草绘莲瓣纹一周。

  长信宫灯通高48厘米,1968年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出土。通体鎏金,作宫女跪坐执灯形象。宫女梳髻覆帼,着深衣,跣足。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灯罩等部门构成。各部门可拆卸,灯盘可动弹,灯罩可开合。宫女体臂中空,右臂为烟道,可将灯烟导入器内,以连结室内干净。灯上刻铭文九处,内容包罗灯的重量、容量、锻造工夫和一切者等。因刻有“长信尚浴”字样,故名长信宫灯。

  展现面积850平方米,展出这些墓葬中出土的壁画原件6块、陶俑158件和按原件绘制的壁画摹本400余平方米。此中按原件绘制的长37米、最高点达8.2米的北齐文宣帝高洋墓墓道摹仿壁画,表示了53人构成的仪仗行列护送指导墓仆人升天羽化的出行场景。

  展现面积972平方米,展出文物203件(套)。展览分为铜铸文化、中国最早的铁器、木盘水井、先民用陶、厚葬风俗、最早的平纹绉丝织物、陈腐的医疗用具、原始瓷的呈现、崇高高贵的漆器工艺、台西先民的衡宇修建和中国最早的什物酒曲11个单位,展现河北商朝先民缔造的绚烂的青铜文化,展示了商朝河北的社会风采。

  玉明净得空、晶莹剔透。蝉双目外凸,用斜磨阴刻线条勾出头、胸、双翼等细部表面,蝉尾和翼端呈尖锋状。外型活泼。

  子母口,圆腹茶叶消费全套装备,圈足。器侧面附有提梁。有盖,盖顶有一菌形纽,盖和器身四周有扉棱,无地纹,盖的顶面及腹部饰贪吃纹,盖的下部、肩和圈足饰夔龙纹。提梁两头饰兽头。盖和器身均有铭文“作父丁宝尊彝”7字。此为商朝晚期铜器。

  胎灰白精密,施化装土,釉色青中闪绿。喇叭口,长束颈,卵形腹,圈足,莲花状盖。颈部饰三道凸弦纹和六个贴花团龙,颈、肩处有六个双环形系,肩部堆塑两周双瓣覆莲,腹部饰垂叶纹及仰覆莲各一周,足部为两周覆莲。莲瓣均饱满肥硕,向外微卷。外型肃静严厉,粉饰华丽,是北朝青瓷中典范的器物。

  河北博物院共9个常设陈设:《石器时期的河北》、《河北商朝文化》、《大方悲歌——燕赵故事》、《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百年剪影——近代河北》、《北朝壁画》、《曲阳石雕》、《名窑名瓷》。

  鼎身作子口微敛,圜底,三熊足,熊作蹲立状。腹两侧附长方形耳,耳上有可翻转的小兽纽。腹有一周凸弦纹。鼎盖似覆盘,其上有四小兽作等间隔环立。鼎盖扣合后,将鼎耳兽纽翻转于盖上,向左动弹鼎盖,盖上小兽头部刚好卡于鼎耳兽纽上,使鼎盖闭锁。

  壶口微敞,束颈,鼓腹,高圈足,腹部有一对铺首衔环。盖上有三云形纽。盖缘饰鎏金宽带纹,盖面上作方格纹、乳钉,镶嵌绿琉璃。颈和腹部的宽带纹间作鎏金斜方格纹,方格纹的穿插点上镶嵌鎏银乳钉。方格纹中填嵌绿琉璃,琉璃上划出小方格圆点纹。颜色缤纷,灿艳非常。壶盖、底及圈足内壁均刻有铭文,此中有“长乐飤(食)官”字样,揣测此壶原为长乐宫中之物,后转至刘胜之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